咸豐大帝也沒把話說死,事情仍然還有希望。然而就在吳超越以為談話就要結束時,咸豐大帝卻又說道:“吳愛卿,你對夷事比較精通,洋人以《南京條約》到期為名,請求朕派遣欽差與之談判修改條約,這件事想必你也應該知道了。你怎麼看?”
“皇上恕罪,瓜田李下,微臣不敢發表意見。”吳超越拿出應對鬼子六的辦法回答,恭敬說道:“微臣與洋人常有往來,還曾見過英夷法夷的駐華公使,今番微臣若是在這件事上發表意見,必然會引來無數閒言碎語,甚至還有誤導聖上決策的可能,所以請皇上寬恕,允許微臣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見吳超越回答得這麼漂亮,本想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的綿愉等人當然是大失所望,咸豐大帝卻不依不饒,說道:“沒關係,說吧,兼聽則明,朕就是想聽聽你這個通夷之人是什麼看法。”
吳超越萬分為難,再次拒絕攙和這件事,咸豐大帝卻堅決不許,吳超越被迫無奈,也只好叩首說道:“皇上,那微臣就斗膽直言了,洋人要求修改條約,如何應對,其實就是皇上你一句話的事。皇上如果覺得條約可以修改,那就派欽差大臣與洋人談判修改,皇上如果覺得條約不必修改,那就直接拒絕就行了,用不著和洋人廢話。”
“可以直接拒絕?”咸豐大帝一楞,鬼子六和肅順等人也是張口結舌。
“回皇上,確實可以直接拒絕。”吳超越如實答道:“就微臣所知,洋人公使向大清朝廷遞交的是外交照會,僅僅只是表明他們的外交態度,按照洋夷國家的規矩,除非朝廷是想和洋人斷交,不再往來,否則都應該給一個答覆,覺得可行就答應,覺得不可行就拒絕,讓洋人知道皇上你的態度就行。”
“那朕如果斷然拒絕,那洋人會不會乘機挑起戰端?”咸豐大帝趕緊又問。
“這個……。”吳超越有些猶豫,回答道:“微臣不知,事關重大,微臣也不敢輕率出言斷定。”
咸豐大帝大失所望,然而稍一盤算後,咸豐大帝又想起了一件大事,忙又問道:“還有,洋人還告訴朝廷,說他們要出兵幫大清抵禦羅剎洋兵,還要幫我們大清討還被羅剎國侵佔的東北土地和庫頁島,這又是什麼意思?洋人怎麼會突然變得好心?幫我們大清和羅剎國打仗?”
“皇上,你不知道洋人主動如此示好的原因?”吳超越很詫異的問道。
“朕不知道啊?朕怎麼能知道這些事?”咸豐大帝更詫異的反問。
“難道就沒有廣東官員向皇上你奏報?”吳超越更詫異的問道:“那麼大的事情,香港和澳門的報紙早就傳遍了,就連上海租界裡都有不少人知道,廣東下轄香港和澳門,難道就沒人向陛下你奏報?”
“你這話什麼意思?什麼大事?”咸豐大帝更糊塗了。
“皇上有所不知,歐羅巴諸洋夷國,去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吳超越答道:“歐羅巴的英國、法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等洋夷國,因為領土問題,一起向羅剎國宣了戰,並且在一個叫做克里米亞的地方和羅剎國大打出手,戰事膠著難分勝負。英法等洋夷國為了分擔西線壓力,決定效仿我大清的圍魏救趙之策,新開東線戰場與羅剎國交戰,使羅剎國首尾難顧,腹背受敵。”
說到這,吳超越頓了頓,然後說道:“現在羅剎國的東線兵力,主要就集中在他們從我大清搶去的領土上,英法等國要想消滅東方的羅剎兵,就必須奪回我大清被羅剎國搶走的土地,但英法等國人口稀少,兵力不足,就算奪得了這些土地也無法守住,同時還會背上侵佔我大清土地的罵名,激怒大清朝廷影響他們和大清的貿易往來。所以洋人才想做一個順水人情,把羅剎國搶走的疆土奪回來獻給大清朝廷,既消滅了羅剎兵削弱羅剎國,又可以討好皇上你和大清朝廷,一石二鳥,一箭雙鵰。”
“這麼說,洋人真是幫朕奪回疆土了?天下能有這麼好的事?”咸豐大帝這一喜非同小可。
“皇上,這是洋人的習慣。”吳超越苦笑說道:“幾十年前,法國出了一個叫拿破崙的洋人皇帝,他幾乎佔領了整個歐羅巴大陸,但是英國人又拉著洋人諸國的殘兵敗將把拿破崙給打敗了,奪回了所有被拿破崙搶走的土地,全部歸還給洋人諸國,英國洋人自己連一寸土地都沒要。”
咸豐大帝目瞪口呆,半晌才一拍龍案,咆哮道:“這個葉名琛,身為兩廣總督,總理洋夷諸國的通商大臣,卻對洋人的戰事情況和風俗習慣一無所知,更沒有向朕及時奏報,簡直無能!”
“慰亭,你確定洋人從羅剎國手裡奪得土地後,不會賴著不走?”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