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肅清湖北(3 / 4)

小說:晚清之亂臣賊子 作者:吳老狼

水師的曾國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下令進攻,一口氣投入了三個營的兵力直接殺進太平軍陣地。而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戰鬥後,負隅頑抗的太平軍陸師終於還是抵擋不住湘軍紅著眼睛的一再衝鋒,被迫放棄馬口向吳王廟撤退,曾國藩親自率領湘軍主力全力追擊,吳超越則笑吟吟的帶著湖北新軍擔任護送輜重隊的任務,難得享受了一把躲在後方看老師衝鋒陷陣的幸福生活。

終於,半壁山激戰的第二天傍晚,湘軍陸師率先抵達了與半壁山隔江相望的吳王廟一帶,看到清軍旗幟仍然還在南岸半壁山上的飄蕩,曾國藩當然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而看到神速殺來的湘軍陸師主力,秦日綱卻是叫苦不迭,愁眉難展。

形勢也的確讓秦日綱絕望,駐紮在吳王廟一帶沒有風向之利,處於水師大忌的逆風位置,又時刻得面臨曾吳聯軍的火炮威脅,陸師只要招架不住曾吳聯軍的岸上攻擊,讓曾吳聯軍把火炮搬上北岸高地,居高臨下一通炮擊,太平軍水師在吳王廟一帶就永無寧日,再也一天安生日子過。而失去了吳王廟這個適合大量停泊船隻的港灣,太平軍水師在田家鎮咽喉就無法立足,更談不上長期扼守這個咽喉,把湖北清軍封鎖在湖北境內。

太平軍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奪回半壁山,搶佔上風之利,藉此優勢與湘軍水師周旋,讓位處北岸的曾吳聯軍無法大舉渡江。然而湘軍水師奪佔了半壁山陣地後,卻再不肯邁住這個陣地一步,還早早就頭圍相連的擺出了防禦陣勢,太平軍水師就算傾巢去攻,也未必有取勝的把握。

打不過也得打,召集水師眾將議事時,秦日綱還是當眾宣佈了自己的戰術打算,決定乘著曾吳聯軍還沒控制吳王廟高地架設火炮,搶先出動所有水師去和湘軍水師打一場大決戰。然後秦日綱才向眾將說道:“各位將軍,情況本侯已經對你們說得很清楚了,這一仗我們必勝把握,只能是拼死一戰,奪取這唯一取勝希望,一戰定乾坤!對於本侯的這個決定,你們可有什麼話說?”

回答秦日綱的是死一般的寂靜,太平軍諸將全都是保持眼觀鼻、鼻觀心的沉默姿態,誰也不肯開口那怕說一個字。秦日綱見了萬分不滿,提高聲音說道:“為什麼都不說話?難道你們就沒有半點信心?說話,都給我說話!”

太平軍眾將還是不肯吭聲,秦日綱越看越火大,又看到石達開的同族石鳳魁嘴巴動了動,便衝石鳳魁喝道:“石鳳魁,你想說什麼?說!”

猶豫了一下,石鳳魁才拱手說道:“頂天侯,末將想說,全力進攻半壁山,我們取勝的希望十分渺茫,風向對我們不利,半壁山稍下游的富水河入江口,又幹擾了長江水流,對我們的小拔船影響極大,我們唯一的進攻路線就是半壁山的西北面頂風進攻,發起決戰從始至終我們都處於下風。清妖水師只要保持現在的陣形不變,以重炮轟擊我們逆風進攻的船隊,我們就……。”

吞吞吐吐的說到這,石鳳魁一咬牙,乾脆說道:“當然,如果頂天侯一定要頂風進攻,末將等從命就是了。腦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其他的水軍將領紛紛點頭附和,都說秦日綱如果一定要下令發起進攻,自己領命就是,了不起就是戰死沙場,拿性命報效天國。結果秦日綱聽了這些話後,不但沒有下令出兵,相反還自行沉默了下來,然後又盤算了許久後,秦日綱還是垂下了腦袋,聲音微弱的說道:“撤出湖北吧,翼王那裡如果要追究,我擔著就是,別讓將士們白白送死了。”

聽到這話,太平軍先是如釋重負,然後紛紛表態願與秦日綱同領抗命之罪。秦日綱則悄悄嗟嘆,暗道:“翼王六千歲,不是我抗你的令,是現在這情況,再打下去只會是白白送死。不如先保住將士的性命和水師的元氣,等以後再來報仇。”

公元一八五五年,滿清咸豐五年六月初二,鑑於形勢危急和實力不足的雙重原因,太平軍西征軍秦日綱部被迫放棄戰略要地田家鎮東撤,退往九江躲避清軍鋒芒。隨同秦日綱作戰的陸師鍾廷生部登船同撤,鄰近的興國、黃梅兩縣太平軍也因為孤立無援且力量薄弱,被迫棄城走陸路各自撤往江西和安徽。吳超越所部湖北清軍及地方團練乘勢光復失土,正式收復湖北全境,名義上做到了把太平軍徹底驅逐出湖北土地。

仗好打,善後難,反覆拉鋸戰後的湖北東南部滿目瘡痍,到處都是餓殍死屍,村村過火,鎮鎮冒煙,嗷嗷待哺的饑民成群結隊,四處流竄。同時在光復湖北淪陷土地戰事中出了大力氣的湘軍也找吳超越逼命,逼著吳超越兌現之前許諾的軍餉糧草,在本就乾瘦如柴的吳超越身上刮骨削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