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當日請來些媒體記者,按照不知道打哪傳下來的開機儀式熱鬧熱鬧,開始工作。
由專人陪同吃飯,張怕和念遠專心拍戲。
陪吃飯的專人是龍小樂龍大經理,體貼周到的照顧,只為記者們能稍稍給點面子。
張怕留下所有工作人員,話也是說的明白:“我是新人導演,就這一錘子買賣,大家寬容寬容我,儘量留在劇組。”
為討個吉利,開機第一條一定是簡單戲份,一條過。張老師不敢免俗,這玩意必須得相信啊!
第一條是他自己上場,就一個鏡頭,站在門口發呆。
這是一部簡單的戲,情節簡單,內容也簡單,主要就是搞笑,同時向世界宣佈,張怕向劉小美求婚,所以,影片名字最終改為《張怕向劉小美求婚》。
你一定要習慣,有張怕這樣不靠譜的編劇,影片名字怎麼可能正常化?
龍小樂對這個名字倒是很滿意,覺得有點意思,興許能把很多人騙進電影院。
劇本修改過,原本是八次求婚失敗,還有很多想法沒付諸於行動。在龍小樂看來,有湊戲的嫌疑。
湊戲是目前電影圈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找到一個賣點,剩下的事情就是湊。
不用龍小樂說,張怕自己也覺得原先的本子其實就是個笑話故事合集,沒有重點。
另外還一點,影片裡的張怕應該忙一些,年輕人的世界還有工作,一個人應該正常的拼搏、奮鬥,然後才有求婚的資格。
你不能一天到晚隨便找個單位混日子,主要精力不是工作,而是處物件?
故事裡應該有背景,充實張怕的人生,張怕給自己的角色重新做了定位,拳擊手。
影片要有賣點,求婚失敗的搞笑橋段是賣點,但是還得有更主要的一條線,事業。如果演繹的夠精彩,這個事業也是影片的賣點之一。
運動員是有年齡限制的,也是永遠有高手,而且是沒完沒了的出現,一直站在你前面。
只有處在那個環境中,你才知道努力是一個人最基本最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努力過,別的一切都是妄談。
影片裡的張怕很能打,但又不是特別能打,屬於中檔選手,發揮好了進國家隊墊底,發揮不好在省隊墊底。
對於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能進國家隊就是一種榮譽。故事裡的張怕有這種榮譽。可我們老百姓只喜歡看第一,也只能記住第一,沒人知道張怕是誰。除非你能像李宗偉一樣做萬年老二。
張怕從來沒有拿過第一,這也是絕大多數運動員的真實狀況。可張怕不服輸,過了巔峰期依然不退。
年紀大了,國家隊不再需要他。因為有豐富經驗,在省隊混的不錯,助教兼運動員。
能當上助教,原因有三,一,這傢伙時胖時瘦的,卻是不耽誤打架……是不耽誤比賽,一共參加過三個重量級別的比賽,經驗豐富;比賽場次也特別多,可以這麼說,在他身體條件最好的那幾年裡,國內三個級別的拳擊手,絕大多數跟他打過。
二,有豐富的輸拳經驗,從十六歲開始比賽到如今三十二歲,整整十六年的比賽歷練,贏了很多場,但是輸了更多場。
三,有領導照顧,給了一份有工資但是沒有編制的工作,每個月可以多拿兩、三千塊。
有了身份背景,電影裡會經常出現拳擊臺。兩個攝影棚,其中一個直接建成室內拳擊場。
這個是故事主線,也是影片最後的鏡頭,最精彩的地方。
前面還是各種求婚不成的情節,去西餐廳遇到包場型選手;去江邊景觀路求婚遇到下雨天;去機場彈吉他遇到撞求婚的;隊友給球票、打算在全國觀眾的眼前求婚卻是遇到雙方球員打群架;去劉小美單位求婚、遇到個借用求婚現場的;做影片短片在電影院求婚遇到電影刷票房、只有他倆包場;去演唱會求婚遇到歌星假唱,觀眾亂鬧一片;最後的最後,終於在商業街大螢幕上成功播放影片,劉小美也是來到熒幕下面,可單位一個電話叫回去加班……
這些是笑點,影片裡肯定要有。作為一部九十分鐘的影片,這些求婚失敗的歷程會佔據影片的大半內容。
同時,在瘋狂求婚的這段日子裡,不要忘記張怕的身份,拳擊運動員兼助理教練,他是有工作的,是要打比賽的。
在影片裡,他的比賽多是輸掉,一直到最後階段。
當所有求婚行動失敗以後,張怕決定在比賽場上站到最後,當著現場觀眾和電視觀眾的面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