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 展昭他們破案的時候遇到過好幾次真兇利用江湖人跟官&府較勁的情況。
江湖人都是好煽動的,越多越好煽動。
且江湖人對正邪門派的芥蒂還是很深,總覺得自個兒是好的,與自己對立的就是不好的,要維護好的,就一定要剷除不好的!
小四子曾經很糾結於“正邪不兩立”這個問題,還跟殷候天尊進行了一番探討。
小四子這樣問天尊和殷候——這個世界上, 是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分出是非對錯、正邪善惡?要怎麼分?
當時兩位加起來兩百多歲的老爺子是這樣回答小四子的——那都是糊弄人的!
身為“正派”一方代表人物的天尊, 這樣評價“是非對錯、正邪善惡”——天底下先有一批人,將某種行為定義為是、對、正、善。然後告訴其他人,要照著這個樣子做!而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不照著做的情況,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那些人又將不同的行為定義為非、錯、邪、惡。
大多數人走的都是、對、正、善的路, 小部分的人走的非、錯、邪、惡的路。大多數的人,會攻擊小部分的人, 以確保更多的人,站在自己這方。
歸根結底,所謂的是非對錯正邪善惡, 就在於一個多數人和少數人彼此之間的對立關係。且不說殺人放火這類關乎性命的大事, 就拿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舉例子。大多數人燒肉都放鹽, 但也有極少數人燒肉放糖, 那麼燒肉放鹽的成了正常, 是對的!而燒肉放糖的就成了不正常, 是錯的。蠻荒時期同胞相食都不是錯的,而開化時期口角鬥毆都是錯的。
所以說,天底下只要有超過兩個人存在,就會有是非對錯正邪善惡的對抗,簡單點講,人們在爭奪的並不是是非對錯正邪善惡本身,而是誰說了算!。
身為“邪派”一方代表人物的殷候,也下了一番結論,他除了同意天尊的說法之外,還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
殷候認為,是非、對錯、正邪和善惡是不能混在一起來說的。
首先,是非不同於對錯!
好比說天是藍的,雪是白的,天不是紅的,雪不是黑的,是非就是是非,跟對錯沒有關係。
舉個例子,如果你說天是紅的,雪是黑的,天下所有人都說你是對的,那你是否真的就是對的呢?同樣的,正邪和善惡也不能一概而談。正未必等同於善、邪也未必就等同於惡。
就拿趙普為例,九王爺算是“正”的一方,他殺敵是為了保家衛國,對於被他保護的人來說,他是善的。那麼對於被他殺掉的那些“敵”來說呢?他是不是就應該算是惡的?
是非與正邪,是本身存在的一種現象,而對錯和善惡,則是一種判斷和一種評價。應該針對具體的現象來給出判斷和評價,而不是將兩者混為一談!一個是排除異己一個是懲惡揚善,混為一談的話,就成了藉著懲惡揚善的名頭,來排除異己。
小四子跟殷候天尊討論完之後,又去了趟皇宮,找了趙禎來探討這個事兒。
皇上講得分外簡潔,他拍了拍小四子的腦袋,說,“天尊和殷候跟你講的都是道理,朕不跟你講道理,朕講權力!凡是朕說的,都是‘是對正&善’!跟朕意見不同的歸到“非錯邪惡”,剷除之!”
小四子搔搔小腦瓜想了想,問趙禎,“所以皇皇是壞人麼?”
趙禎樂呵呵搖搖頭,“即將被剷除的那一方,才是壞人,或者說,一定要做壞人!就算以後不是,現在也必須是!”
小四子將天尊、殷候、趙禎跟自己講的道理消化了一下,最後問公孫,“爹爹,他們哪個說的是對的呢?”
公孫那會兒正在配藥,漫不經心地回了一句,“他們說的不都是一個道理麼?”
從那之後,再遇到江湖武林正邪兩派對立的時候,小四子就會說,“喊著‘滅妖人、懲邪門’的武林正派,只是有權力的、人多的、混淆視聽排除異己的一方而已,他們不見得真的佔理。”
小四子這番話說完,身旁展昭白玉堂等都拍手。
霖夜火拍了拍小四子的小腦瓜,“你可比那幫大人厲害多了,起碼你會脫離群體來思考,沒有被帶著跑。”
可不被帶跑的通常都是不吱聲兒的,而被帶著跑的都是特別能咋呼的,因此人們往往會把虛張聲勢和得道多助混為一談,聲音高的就一定是人多的一方麼?也不見得。
此時,趙普軍營門外。
幾百江湖綠林人,高聲喊著他們的“正義口號”,做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