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理教,在華另一個臨時據點。
一些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員正在除錯各種醫療裝置,並且忙碌的討論,記錄著什麼。
躺在這些儀器之中被檢測的,正是世理教的‘聖女’大人!
“研究進行的怎麼樣,顧傑博士?”
安德森走向其中的領頭者,站在他面前問道。
“根據你提供給我的情報跟資料,已經完善了我的部分推論。接下來已經可以進行試驗,等待’干涉‘現象發生——雖然最關鍵的部分還沒有完成,觸發的機率不算太高。”
安德森點頭,即便如此已經比他們原先的研究進展很多。
干涉的發生需要能夠承載意識的‘容器’,為研究干涉現象,顧傑博士曾經試圖用機器部分取代人體,但哪怕是仿生學制造出的最高尖端的仿製大腦都不能引發干涉現象。
安德森趁著顧傑一再失敗之時丟擲橄欖枝,將自己的知識跟能力藉助給博士,讓他能夠繼續進行研究。他告訴顧傑真正符合條件的容器必須有‘靈魂’,因為那個存在更類似意識的集合體,記憶跟知識本身更能引發它的興趣。
簡而言之,‘空’的軀殼完全不行,必須是活著的人。
恰巧世理教有著合適於實驗的人體,作為干涉可以降臨的容器之一,聖女的軀體肯定有她合適的道理。顧傑正在試圖弄清這個‘道理’。
不過現在顧傑已經蒐集到了能夠滿足干涉現象發生的一些條件:
第一、容器應該儘量置身於遠離人群跟市區,空間開闊的地方。
這一條是參考從前在藍賀身上搜集的資料,沒有遮蔽物會更容易進行‘干涉’。
第二、陰天以及雷雨天氣更容易發生干涉。
顧傑推測這跟空氣中的溼度跟電荷比例有關,應該說‘干涉’更近乎一種自然現象,在滿足數種客觀條件之後就會發生,天氣只是其中之一。
第三、……需要‘干涉’的本體主動引發這一現象。
第三條只是他的推測,之前安德森跟他通話的時候,是類似於‘精神感應’之類的方式,雖說安德森是透過‘聖女’作為中轉,以顧傑的仿生製品作為接收端完成(簡單來說聖女是手機話筒,仿生製品是手機聽筒)。不過再進一步聯想,這跟‘干涉’現象非常類似不是嗎?
沒有話筒這邊的人來直接撥通電話,是沒辦法接收到聲音訊號。
這只是猜想,但是今天的天氣環境非常容易引發干涉現象,所以顧傑希望進行試驗,蒐集資料。
“有件事我想知道,當時你跟我的思維,是怎麼透過聖女連通的?”
顧傑再一次嘗試從安德森口中套取情報。
“不知道,我也是偶然發現可以這樣做,我想這是那一位賦予聖女的能力。”
不對。顧傑想。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不讓安德森成為超能力者,而是將這種能力給了女孩?應該說,女孩本身就有特殊的能力,之前沒有人知道只是因為她不會使用。
“如果我推測沒錯的話,被選中成為容器的人,本身就有成為通道的素質。”
安德森示意顧傑繼續說下去。
“記得那個能控制腦波的儀器嗎?”
安德森依然是疑惑的表情,顯然不明白顧傑在說什麼。博士有些懷念小芹了,智商在同一水平的人溝通起來更暢快一些。
“調頻收音機跟它的原理類似。如果把人體比作收音機,不同的人類個體都有不同的收音機的頻道——所謂適合的容器,是正好處於能接收‘干涉’這個頻率的收音機。”
腦波控制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腦波,這意味著什麼?這說明,透過儀器可以調整‘頻道’啊!有這個東西,就能人為的製造出大量的容器!
‘干涉’想要那個儀器的原因,是希望能從更廣域的範圍上‘降臨’到這個世界!
顧傑看到安德森依然不清楚的樣子,便停止解釋下去。說不定不告訴安德森真相才是最好的選擇。
“博士,數值變化了!”
一個研究員通知他們。
來了嗎?
顧傑趕緊去監控資料,的確他們所蒐集到的資料有很明顯的波動。
干涉一定是開始了!
研究員們立即各就各位,調整儀器,通電,等待干涉的發生以便記錄資料!
但是,什麼都沒發生。
女孩依然是原先的表情,一動不動呆滯躺著,就像人偶任由人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