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愛情而言,談什麼哲學、文學、社會學,都不如商場打折、房子掉價、汽車跳水來得浪漫。那種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的豪情時代已經過去了。在這個情感與商品一同過剩的時代,浪漫和浪費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愛情的發展也伴隨著對雙方社會價值的深入認識,尤其是女方對男方。在愛情初期,男方透過自然價值的交換已經全面地瞭解了女方的基本屬性與功能。到了這個發展期,社會價值就成為雙方考察內容的首選。而社會價值又可以集中表現在經濟價值上。
女方一般將男方評價為上升股、下降股、潛力股三種。上升股自然要追捧,買漲不買跌也是此時愛情中人的普遍心理。要是下降股的話,就要考慮其是否有變成垃圾股的可能,需要心明眼亮,更要手段堅決。只有潛力股難以抉擇,是買是拋,必須費盡思量、承擔風險。
男方則用經濟專業的水準來要求女方,希望女方不僅在婚姻家庭方面能像會計那般精明,更要在如何看待自己這個重大問題上能如分析師那樣有長遠的眼光。
愛情裡的經濟因素在其向婚姻轉化時尤其強烈地表現了出來。這時候,愛人還是愛錢就很難分清了。如果說女方是因為男方有錢才嫁過去,這未免有些赤裸裸。可如果說女方是因為愛情才嫁給男方,確實難以服眾。
其實,自愛情一開始萌芽,它就已經和經濟糾纏在一起。那時候,含情脈脈的愛情還對錢字羞於張口,這很像我國早期的社會主義。
可當到了談婚論嫁之時,經濟的重要性就透過訂婚戒指表達了出來。它預示著婚後的生活方向和生產潛力,宣示著家庭穩定的基本原則。
合同制婚姻
合同制婚姻,聽上去挺新鮮。事實上婚姻登記制度就是一個合同,但這是個長期有效的合同。合同雙方在有效期內必須信守合同條款。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也就是離婚申請。合同沒有規定違約責任,這是和一般合同不一樣的。於是合同就可以輕易撕毀,受傷的大多是女方。
到了廣泛徵求民意後實施的《新婚姻法》,就規定如果一方不忠於合同、與第三者發生關係而提出離婚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樣的違約責任包括了受損害一方在經濟和情感上附加的訴求。如此看來,自《新婚姻法》頒佈,合同制婚姻就真的完善了。
此外,我們還可以設想不到婚姻登記處登記而由雙方自行簽訂一份婚姻合同。這樣的合同可以一年一簽,也可以籤一個長期的。雙方在法律上是同居關係,但在合同上則是婚姻關係。合同裡當然可以按照雙方的意願規定一些權利與義務,也可以就未盡事宜另行簽署補充協議。雙方可以在合同到期前規定時間內提出續約要求,經對方同意就可續約或另行簽訂新的合同。這樣的想法已經被潘軍搬上話劇舞臺,劇名就是《合同婚姻》。
合同婚姻看上去很沒人性,很商業,事實上很多家庭在實際操作中就是這麼幹的。
先說那些看在錢的面子上嫁給(或傍)大款的,就是衝著一紙婚姻合同去的。雖然很多事項沒有落到紙面上,但在精神氣質上卻是靈犀一點通。就感情而言,那就只好放到第二位,她們(他們)以為至少是可以培養的吧。只要浪漫的氛圍在金錢的營造下像那麼回事兒,只要玫瑰花達到九百九十九朵,感情或許就能從無本之木上、從無源之水裡生髮出來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情感解析(4)
再說說那些無愛情的婚姻。那些家庭可以陶醉在某種天倫之樂裡,可以把一切幸福從孩子身上找補回來,可以用親情來代替愛情。但是有一樣東西永遠也不能讓他們釋懷,那就是隱藏在他們心中的那一份合同書。他們可能從來未提及這樣一份家庭重要檔案,只是默默地默契地互相支援執行著這份合同。越是心照不宣,就越是讓合同佔據了家庭的重要位置。這樣的家庭生活難道不味同嚼蠟麼。
最後說說那些頻繁結婚離婚的人。他們手裡一定有很多種類的合同文字,這個不合適了就換那個,那個不合適了還可以再換回來。他們不知道哪一份合同適合自己,自然也不能明白哪份合同適合對方。他們漂泊在合同制婚姻的幻想裡,不斷地修改合同條款,以為這樣就能適應新的兩性關係潮流。
婚姻,即使披著再美妙的愛情外衣,也是一種利益的結合。
愛情在婚姻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會變成另一個形式上類似合同的心靈契約。
它比婚姻合同更長久,應該說也更不易泯滅和解體。很多人即使婚姻關係已經破裂,那份心靈的契約依舊儲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