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D 打包

打包是個好習慣,問題是打了的包誰拿走。一個原則是誰付錢,誰來分配這些包,一般他不拿,否則顯得這客請得不到位、不圓滿。還一個原則是誰家近、誰單身,誰就拿上。

4。共餐制

國人喜共餐,不分餐,也不怎麼設公筷、公勺。大家聚在一起,舉筷伸勺。於是唾沫就裹在筷子上,混進菜裡。好心者替人夾菜,夾菜前還用嘴唇把筷子洗乾淨,是何等恭敬。非典已過,乙肝也未見流行。心情好的時候,也就不顧那麼多了。

設想如此吃了幾千年的中國人,胃腸裡經常流入一些他人唾液,雖說不致排異反應,至少也能引起胃腸生化環境一些變化。相比之下,火鍋就顯得衛生多了。唾液混在菜或菜汁兒裡,並看不見,更不可知誰是誰的,有點神秘主義文化的味道了(這與吐痰後用腳碾磨異曲同工)。而被人吃過的米飯是能看出來的,不像菜那樣被偷吃了還可以裝成是新上的。為什麼一桌上最高貴者總是第一個夾菜,就是因為這一筷子是最乾淨的,也就是最聖潔的。

二、流水間(2)

若問國人何以能犧牲個人衛生而喜聚在一起吃一個盤子裡的菜,自然有諸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莫過於特殊的倫理生態環境了。眾多含了唾沫的嘴面對的這盤菜到底象徵了什麼呢?這樣的意象有些相濡以沫的意思,更像是一次體液外迴圈意義上的交流。由此推想,吃西餐肯定不如中餐更能促進情感上的融洽、融合。想一想,如果一個無名之輩曾經和部長同桌吃飯,說明什麼?它說明,你很榮幸地嚐到了部長的唾沫。更讓你欣喜的是,你的口水也被部長給收藏到胃裡了。

5。喝酒

吃飯離不開酒,甚至有酒可以不吃飯。中國人好喝酒,這種興趣自東南向西北越來越濃,酒的度數也是越來越高。酒喝多了傷身,但很多人每飯必喝。菜可以不吃完,但酒必須幹掉,這儼然是個禮了。蒙古人敬酒前會唱歌,漢族人則要說上一段順口溜。

可喝的酒有啤酒、白酒、紅酒和黃酒。啤酒喝來比較隨意,白酒更適合正式場合,紅酒像是情人間的共飲,黃酒有些懷舊的味道。相比較下來,只有白酒最適合中國人斗酒的性格,因為它是最烈的。飯吃得太多隻引來飯桶的罵名,酒量高卻能博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海量的美譽。

喝酒比起共餐來,更是一種獻身行為,要付出更多的身體代價。但男人們還是堅持要喝,以體現自己是個男子漢並有一定的肚量。一不怕喝,二不怕吐。即使吐出來的都是山珍海味,也在所不惜,也許還能見著活物呢。

喝酒還是一種內功比賽、一個忍者神龜運動。比的是容量,賽的是精神、意志品質。在飯桌、酒場上,有儒家的度,有法家的制,有道家的醉,有佛家的量。看這個人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五臟六腑裡卻有著百家爭鳴一樣的熱鬧。喝什麼,與誰喝,誰能喝,喝多喝少,喝好了嗎,喝不夠,喝倒,喝吐,喝回來了。有時是單打決鬥,有時是過五關斬六將,有時是急急如小便之犬,有時又是彌勒佛一般俯瞰芸芸眾生。

到底該誰來埋單

在祖國各地大小飯桌上,經常可以看到飯後很多人爭著埋單。有的直接抖出幾張百元鈔票瑟瑟不絕,有的則拿出錢包有些慢動作倒放的效果,有的喊我來吧我來吧聽著像《兩隻蝴蝶》,有的嘴裡含著湯哼哼唧唧的。然後是一陣爭吵,或紅暈含桃,或面紅耳赤,你噥我怨。假作真來真亦假,都說埋者痴,誰解其中味。

有時候想埋單的沒輪著機會,有時候本不想埋的卻被要走了人民幣。陰錯陽差,與預算不符。但還是要在事後尋找些理由自慰,或感情,或利益,或面子,或裡子。請客的心理與一個人相對富裕的程度息息相關,也和這個人的社會功利心相互連通。請,還是不請?非得請嗎?該誰請誰呢?說過要聚的到底聚不聚?都叫哪些人來,要是他也來怎麼辦?經過了一番琢磨,才最終有了行動的衝動,也就是那根連線唾液腺的神經中的一次電流。

如果大家覺得該誰來埋單而他卻遲遲不語的話,那可怎麼辦呢?

提醒方法之一,喝茶。在飯後即叫侍者,把茶水加一下。而後就一杯杯地喝,等著召集者醒悟。

提醒方法之二,對他說,我去趟洗手間啊。這就是希望他在此空當反思一下,到底是誰召集的、到底誰該掏錢。

若從盥洗室折返回來發現還是未結賬狀態,可怎麼辦呢?那就只好掏自己的腰包了。這時候要先做掏包狀,慢動作,以提醒他埋單的時候到了。衝啊,阿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