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多時間,集中精力的學習效果,可比之前在族學懶散的學習七八年都要好。
他又不時指點幾句,儘管沒有參加科舉的經驗,可那麼多的已考試卷作為借鑑,把握還是很大的。
童生試,一直到秀才試,基本上考的都是記憶,還有對四書五經的簡單理解,這些手下小弟都不差。
若非他不想,也不能在科舉方面太過出彩的話,這次一口氣考上舉人甚至進士都不成問題。
說實話,府裡的老太太和二太太的手,可能伸不了太長,對於旁支子弟的約束不大,但絕對能夠叫賈琮吃不了兜著走。
幸好,他本身也沒走科舉入仕的想法。
就算要混官場,以他的身份也絕對不能走正常的科舉道路。
單單隻看金陵四大家族在原籍的聲勢,就知曉此時的勳貴集團絕對沒有衰落,而且聲勢還相當驚人。
原著中,金陵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子騰,甚至有資格也有機會染指內閣席位,就知曉此時的勳貴集團實力相當強悍。
怎麼說呢,吃哪家的飯,就要做哪家的人,屁股絕對不能歪了,不然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去。
在賈琮看來,寧府的敬大老爺,還有二房的政老爺之所以混得相當糟糕,肯定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賈氏一族的旁支子弟走科舉還能說得過去,但作為嫡系一脈的庶子,絕對不能坐歪了屁股。
想要進入官場,作為勳貴家族子弟,還是有很多途徑的,真用不著把太多心思放在科舉上。
再說了,賈琮也是志不在此,他最近要推出一本重量級作品,欲藉此徹底進入榮國府大佬眼底,有說話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