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風光回京(2 / 3)

小說:諸天福運 作者:我叫排雲掌

單的機關器具,都是按照現代社會的某些科學理論,還有主世界的機關術弄出來的。

比如水力紡車,水力織機,水力磨坊等等依靠水力為動力的機關器具,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和標準化製造。

還有農田水利,以及立體生態發展模式,賈琮都在林如海的幫助下有意嘗試,都獲得了不錯的成效。

不得不說,賈琮之前寫的小說《極品農莊》起了不小作用。

裡頭,有各種各樣淺顯易懂的機關術知識,還有一些簡單機關器具的製造方法,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基本都能打造其中的一些機關器具。

另外,農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模式,還有農田增產,以及立體生態圈的維護和產出模式,都有詳細而又生動的描述。

只要仔細閱讀這本小說,基本就能成為這時代的農業專家。

也是因此,賈琮的名聲在淮揚鄉下絕對不小,於工商業和農業群體中更是大名鼎鼎。

而淮揚地方的工商業水平,還有農業出產都有了顯著提升。

做這些,只是提升了淮揚經濟實力,說實話只是讓地主商人們得利,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沒什麼明顯好處,除非是自耕農。

可在土地兼併嚴重的淮揚地區,哪有多少自耕農?

於是,他慫恿林如海,做了一件相當得罪底層吏員的事情——設立糧站!

到了收稅時節,在賈琮的慫恿下,林如海都會以實踐為名,徵調官學裡的學生,還有一些主動配合的書院學生,分散到淮揚各處縣城下面的鄉鎮,直接設立接收稅糧的糧站。

與此同時,大量的走村竄鄉的貨郎,被官府組織起來集中培訓,第一時間散佈整個淮揚鄉村,宣揚主動到糧站納糧的好處,鼓動村民主動前往糧站避免損失。

一時間,整個淮揚鄉村都震動了……

別小看只是設定糧站這麼個小小舉措,卻是能叫鄉民避免受到稅吏還有村裡村長一類的雙重盤剝。

大部分鄉農想明白了利弊之後,都主動老實前往糧站繳納稅糧,省去了官府底層吏員鄉村土豪的繼續盤剝,家裡迅速有了餘糧,手裡也有了餘錢。

至於那些想佔便宜,不願意主動到糧站納糧的村民,那就由眼睛都急紅了的稅吏主動上門催繳。

由於身邊有官學學生監督,這些稅吏不敢找其餘主動去糧站納稅的村民麻煩,那就只有尋不老實的傢伙狠宰了。

而且這些不願主動納稅的傢伙,基本都是村裡土豪級別存在,以往他們的稅糧可都是由整個村子,或者整個宗族攤派的。

可這一次官府玩了糧站這套手段,基本杜絕了這些鄉村土豪糊弄村民或者族人替他們納糧的藉口。

於是,原本這幫子和官府底層稅吏關係極好,早就勾結在一起的鄉村土豪倒了大黴。

沒辦法從廣大的村農那佔油水,那就只能對不住以往這些朋友了,結果鬧出了不少亂子,甚至都出了幾條人命。

有些鄉村級別土豪確實吝嗇,寧願捨棄性命也不想掏出一粒糧食。

那沒什麼好說的,被整了只能怪自己活該,就算出了人命官府也不會理睬。

也是因此,經過了頭一年的動盪,到了後兩年,整個淮揚甚至出現了一副‘大治’景象。

沒辦法,就是最貧困的村民手裡都有了餘糧和餘財,加上賈琮暗中支使鼓搗的蒙學教育擴張計劃,使得整個淮揚最底層的農村子弟,都有了那麼點子盼頭。

日子好過了,還能讀書認字,甚至學上一門手藝,只要不是真的懶惰到家,基本混個溫飽不成問題,整個社會的面貌不出現巨大改善才見鬼了。

可以說,除了上任第一年還有些磕磕絆絆之外,後兩年多時間,整個淮揚就是一副盛世繁華景象。

不管是上層權貴還是底層平民,都得到了不少好處,自然對林如海這個巡撫交口稱讚。

在這樣的情況下,用尋常的官場考評來評價林如海,甚至都有些不合適了。

要是再讓他坐上一任淮揚巡撫,以林如海的成績,指不定就能形成浩蕩大勢,直接推動其進入內閣,並且還能佔據相當顯耀的位置。

不管是當今還是內閣一干大佬,顯然都沒有讓林如海迅速崛起,並且成為大慶王朝頂尖大佬的想法。

沒辦法之下,那就只能將林如海調離淮揚,至於後續的安排還沒風聲傳出,顯然不管是當今還是內閣大佬都頭疼不已。

像是林如海這等政績顯著之輩,若是不能妥善安置的話,朝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