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黃石的孩子 作者:尋找山吹

行娜源嬖謨謨⒐��康鬧行牡厙��

穆里爾·萊斯特和她姐姐凱瑟琳的關係很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的小外甥。19世紀20年代的英國,和平主義是左派的主要口號,而這一思想也在喬治的家裡被宣揚和灌輸。在喬治家裡,大家坐下來一起吃三餐是件大事,每次大家一起用餐的時候都會開心地說笑,但是母親凱瑟琳也不會忘了引導全家人討論當時的重大問題,特別是每當穆里爾阿姨來訪,就更是全家人討論嚴肅問題的大好時機。

對於穆里爾和凱瑟琳來說,在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末期看到的倫敦東部一些百姓的貧苦生活影響了她們的政治態度。這對姐妹,和另外一個姐姐多麗絲生於19世紀80年代英格蘭東南部的艾塞克斯郡德洛夫頓。她們的父親和祖父從事造船業,家庭十分富裕,全家人都是浸信會的教徒。舉家遷往洛夫頓是因為當地濃郁的新教氛圍,還有一座建於1813年的浸信會教堂。在這樣的氛圍下,3個姐妹也在1898年接受了洗禮。

鐵路的建成通車為洛夫頓地區帶來了大批的移民,這裡很快就因為蝨子和跳蚤猖獗而被稱作“長蝨子的洛夫頓”,當地居民認為這都是那些窮移民蜂擁而至的後果。

穆里爾年少時,偶爾會在乘火車從倫敦回家的路上穿過貧民窟。從她乘坐的頭等艙的車窗望出去,看到的是那些衣衫襤褸、赤著腳的孩子,在只能被稱作是家畜住著的小屋前玩耍(車裡的其他乘客則對此毫無同情之心)。這個場景深深地印在她心中,並由此決定投身於英國東部的社會工作。在這段時間裡,她閱讀了托爾斯泰的著作《天國在你心中》,這本書對於基督教和平主義者而言,是僅次於《聖經》的重要文獻。穆里爾後來回憶道:“這極大地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一接觸和平主義,就無法抽身了。”

1914年12月,和平聯誼會(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成立了,這為穆里爾的和平主義理想提供了一個國際平臺。這個組織的成立可謂機緣巧合。那年7月份,英國教友派的亨利·霍德金和德國路德教徒弗裡德里奇·西格蒙德…舒爾茨在德國科隆的火車站等候晚點的火車時相遇,二人一段談話過後,發現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他們有著共同的反感。他們臨別時許下“基督教徒永遠不要戰爭”的諾言。等到戰爭結束時,調解委員會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萊斯特一家三姐妹就是這個組織的熱心支持者。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這個組織宣揚的團體精神和和平主義道義就深深植根於幼小的喬治心中。

通往中國之路(2)

霍格一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搬到了哈彭登,先是居住在一家出租的寓所——‘紅色尖頂屋’,喬治就出生在那裡。不久,霍格一家就建造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威弗林。在20世紀20年代的戰爭歲月,隨著喬治一天天地長大,哈彭登的變化卻不大,仍然是一個關係緊密的社群,從倫敦乘火車只需要35分鐘就可以到達。喬治的父親,和當時的很多商人一樣,每天乘坐頭班火車去倫敦工作,母親凱瑟琳則在家照看孩子們。哈彭登作為一個只有上萬人口的小鎮,在喬治小時候還只被看作一個小村子,主要道路和大部分居住地也很快就被赫特福德郡的大片綠地所替代。如果不是當地一所名為“聖喬治”的學校,哈彭登幾乎不被世人所注意。

和霍格一家擁有同樣基督教信仰的鄰居組成了孩子們成長的朋友圈。亨特、納爾遜和普魯克特三家是霍格一家的近鄰,這三個家庭裡的孩子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了喬治小時候的夥伴。他們一起上學,一起遊戲。大衛·普魯克特、羅伯特·納爾遜和羅傑·亨特都是這個年紀裡面十分淘氣的孩子。整個孩子團裡唯一的一個女孩子,羅伯特的姐姐,被叫做“瑪芙”的威妮弗蕾德,則成為喬治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朋友。

小喬治有時候會因為其父母的政治觀點而被某些同伴所恥笑,這對他造成了一些影響,經常讓他很尷尬。據他回憶,當同伴找他玩耍的時候,他不得不將家裡訂的報紙,當時被認為是左翼的《先驅導報》藏起來。

凱瑟琳·霍格對待家庭可謂一絲不苟,從現代的觀點來看甚至可以說是嚴格的有點兒過分。她的侄子和侄女曾經回憶說,凱瑟琳是個有點難相處、行為有些古怪的女人,她一貫堅持嚴肅的行為準則,特別是星期天做禮拜的時候。霍格一家每週日都要到鎮上的衛理公會教堂做禮拜,而一週其餘的日子裡,他們還必須閱讀《聖經》,或者其他著名傳教士的書籍。除此之外的所有書籍都要用棕色的紙包好,並妥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