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陳留一帶豫東地區,在黃泛區中,由於黃河變故,屢屢被河水淹沒。千百年來這一帶地區的地上建築,不斷地被沖毀,被淤積埋沒,又不斷地被重建,被整修新築。沖毀,重建,再衝毀,再重建……如此週而復始的迴圈,幾乎成了黃河下游文明的宿命。體量至此,我終於理解了開封友人眼中的那種黯然神傷的悲哀。
辭別豫東,回到故鄉成都,我去金沙,我去少城,我去尋訪我少年時代的蹤影。往日的田園風光,菜花黃,豌豆綠,撈魚的金沙小河旁,如今都是小區餐飲樓房。少城裡,祠堂街,將軍衙門上,如今都是大道銀行商場。黯然神傷之餘,在舊址故地處,尋到新立的街牌和石碑。街名依舊,東門街。石碑由市政府所立,指明這一帶地方是明清以來的少城舊址,諸多遺物故跡云云。睹物思人,我好生感慨,由於歲月變遷,三十年前故跡,已經需要立石以標示,千百年前的遺址,被泥沙埋沒,又何必過多地傷感?建立,破壞,再建立,再破壞,再建立……這種建立和破壞的交替迴圈,也許就是人類文明的命運。然而,國破山河在,山崩河移,歷史猶存。只要歷史的記憶不曾消失,被破壞的文明定將得到重建;只要歷史的記憶還在,文化和傳統就可以復興。只要走到這片土地,只要一塊小小的石碑,只要一段短短的文字,歷史就可以復活在你的心中。
歷史是文明的核心。開封、陳留以東的黃河下游文明,是一種不斷地被沖刷淹沒、又不斷地被重建整修的文明,就在這種失而復得的過程中,似乎隱藏著一種歷史的頑強和堅韌。
當我繼續整理歷史,由開封、陳留南下西去以前,聊以這段文字寄語開封的友人,或許可以輕減他心頭的沉重,他那黯然神傷的眉頭,或許能夠稍許舒展否?
第八章秦帝國的崩潰
一章邯投降了項羽
項羽與章邯約降於洹水南岸的殷墟。章邯面見項羽痛哭失聲,既有往日對戰廝殺的恩怨,也有當今趙高逼迫的無奈,更有愧對先帝故國的羞辱。
鉅鹿之戰慘敗,章邯軍退守漳河一帶,以河內郡為基地,西以河東郡為依託,南以三川郡為靠背,利用黃河漕運,就食敖倉,頑強抗擊諸侯國聯軍的進攻。從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一直與聯軍反覆拉鋸作戰,戰事異常艱苦。
項羽殲滅王離軍,在鉅鹿稍作休整以後,統領諸侯國聯軍,開始向漳河一帶步步緊逼過來。自章邯夷平邯鄲城後,漳河以北已無據點可守,章邯軍一部沿河內一線漳河南岸設防,利用漳河天險,作堅守河內的準備。章邯認為,只要保住河內,戰局就有逆轉的希望。
◇BOOK。◇歡◇迎訪◇問◇
第104節:第八章秦帝國的崩潰(2)
漳河與黃河之間的棘原一帶(今河北大名),章邯軍曾經築有甬道為王離軍輸送糧食,後來被楚軍英布軍和蒲將軍軍切斷。王離軍被殲滅以後,章邯軍停止對英布軍和蒲將軍軍的反撲,轉入收縮防禦,以棘原為中心,在漳河和黃河之間高壁深壘,構築起堅固的防禦工事,集結兵力,阻止聯軍部隊由東北方向迂迴包抄河內。勝利後的項羽軍在棘原以北渡過漳河,仍然以英布軍和蒲將軍軍為前鋒,佈陣尋求與章邯軍主力決戰。章邯軍堅守不應,項羽軍開始向章邯軍的壁壘發起進攻,攻堅作戰。項羽軍攻勢猛烈,章邯軍不利,步步為營,有序地向河內郡安陽縣方向收縮。
安陽縣在河內郡北部,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古往今來,南北貫通華北平原的交通大道多經過這裡。秦帝國時代,河內廣陽道由河內經安陽到邯鄲,走鉅鹿到廣陽,一直通達右北平,大體上沿著今天的京廣鐵道線,是燕趙地區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河內郡曾經是魏國的領土,地在黃河以北,上黨郡和邯鄲郡以南,東接河東郡,南隔黃河與三川郡相望,為連線河北地區和河南地區的樞紐要地,也是秦帝國進出關東地區的生命線洛陽…成皋…滎陽…敖倉一線的北部屏障。秦末之亂以來,河內一直為秦軍堅守,未曾失過手,成為爾後秦軍反攻的基地。章邯東阿戰敗,退守濮陽,依靠河內方向的支援,得以先守後攻,最終擊敗項梁。章邯渡河北上,攻克邯鄲,遷徙邯鄲民人到河內,置於河內郡府的監控使用之下。王離圍攻鉅鹿,章邯以河內為後方,屯重兵、築糧道供應王離軍。王離軍被殲滅,章邯收縮於河內郡。所有這一切行動,依恃的正是河內局勢的穩固,背靠三川郡、就食敖倉糧的有利地勢。
然而,自從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先帝老臣被誅殺,趙高出任丞相當政以後,章邯在朝廷上已經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