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人間。有意思的是孔子給人莊嚴神聖的宗師感覺,自己卻風趣了一輩子,連最後的告別都充滿了這個色彩。他曾對弟子敘說了那個死亡的預言,並且在夢後一個人唱了起來,唱的是:“泰山將要崩塌了,梁木將要毀壞了,哲人將要凋謝了。”他的弟子當時正從外地趕來,還沒見人,只聽了這歌就知道事情壞了,老師的身體將有大問題。
孔子一生是謙謙君子,可他在最後的歌裡還是透露出自己是一位“哲人”。他在告別人世的關鍵時刻,竟沒有守住自身的秘密,童言無忌般地將自己的謝世與泰山崩梁木毀的大事連在一起,做出了最嚴重的比喻。
其實孔子以及許多類似的古代聖哲,一生奔波的都是質樸的事業,是求真求實的工作。也正因為這樣的質樸無華,反而要被物慾化的世界給深深地誤解。他們的一生都像是在率真地“踏歌聲”,他們的一生都是熱情好客、與孩童般純稚的人,可以說一直都屬於汪倫一族。
有一首輕快的古詩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小詩明白如話,卻絕非單薄淺直的遊戲作。詩人乘舟馬上就要離開桃花潭了,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了“踏歌聲”。這聲音不僅讓李白,也讓一代代讀者為之回眸,想看看歌聲響起處的那個汪倫的樣子。什麼才是“踏歌聲”,讀者多有解釋,有人甚至認為這是當年民間流行的那種“踏歌舞”,有其相對固定的舞姿和表演程式。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拘泥於一個詞語的考證,倒是簡單些更為近乎詩情辭意,即那個可愛天真的汪倫踏著節拍唱著歌送行來了。
不知這位古人汪倫的年齡,只知他以好酒款待詩人,兩人結下了淳樸的友誼。李白的性情已經從他諸多的詩文中洩露無遺,他是那麼浪漫天真,喜歡結交一些異人,心比天高,豪放不羈。而這位汪倫大概也差不了多少,發現朋友已走,竟然唱著歌趕來,一個人在岸上啊啊唱起。這一幕不像實際生活,倒像是今天戲曲中的一個場景。但這又是真實的再現,不可能是李白的虛構。問題就在這裡。一個大男子高抬腿腳踏出節拍,還啊啊有聲,甩動著胳膊,煞是有情有趣。這情已被李白直寫出來,並以深達千尺的桃花潭水之不及做比。文字畫面韻致之間透露出的資訊太多了,讓人想起兩個男子的徹夜長談,把盞暢飲,更有潭邊景色與人相諧,一個漂泊之人的知遇和感慨;這其中的意蘊之深,真是一言難盡。愛酒更愛山水和尋訪的李白,一生寫了多少天真可人的詩句,從詩中看,他結交的大多是一些趣味盎然的人,如果遇到一個聲氣相投者,兩人必會有一場好飲。這個汪倫沒有留給人更多的文字資料,我們對其也就無法知道得更多。但是他會“踏歌聲”,這已經足夠了。李白記下的是他們分手時的回眸一望,所見所聞也就是一個大男子的踏之歌之。爛漫的情致,令今天的人心嚮往之。 。 想看書來
文人的才情、友情與真情(3)
古人的純潔質樸以及率性可愛,幾乎總是這樣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怎麼也無法遮掩。即便是以詩與思被後世稱仙論聖的李白和孔子也不能例外。另一個例子是孔子,他曾問弟子,什麼才是最高的理想?記載中四個弟子各有一番不同的回答:其中的三個弟子都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頗大的抱負,如用三年時間振奮國家精神的子路;用三年時間使一個小國經濟繁榮的顏回;願充當一個體面的外交官和司儀的公西華。惟有一個叫曾點的弟子,他回答得好像有所怪異和不同,似乎有點出人意料。這個曾點竟然說他只希望在天暖和起來的時候,邀約幾位好友,再帶上六七個小孩子,到沂河裡洗澡,然後再登上高處吹吹風,一路唱著小曲回家轉。這位曾點回答老師如此重要的提問,不僅沒有一絲豪志表達出來,而且盡是玩的心思;玩倒也罷了,他玩得別出心裁,既要有好友相伴,又要帶上一群小孩子,還要登高唱唱小曲之類。這真是孩子氣太重,不像有出息的聖人弟子。誰知孔子聽了這四個人的明志之言,直接就表態說:曾點的理想和我一樣啊!
這兒的孔子多少有點像那個“踏歌聲”的汪倫。但他們的身份有多麼不同啊,一個是周遊列國的夫子,一個卻是村夫。兩人相同的惟有真與趣,有那種不可泯滅的自然之態。這種學問的至深與情趣的至純,二者竟然結合在一起,這種境界才叫高呢,只可惜愈是到了現代愈是難以一遇了。彷彿像模像樣的人都要莊重起來,把自己的角色一演到底,稍稍離開不苟言笑的呆板也就完了。全是這樣的角色,全要適應著這樣的舞臺,那麼天地大戲場也就變得虛偽冷酷了,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