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兩位王爺陪著先帝立下遺詔的那一番場景的複述,猶如一道閃電劃過胤礽腦海,驅散黑雲,使得他的腦海一片清明。
傑書給他留下的手札,是嶽樂與傑書的合作著述,那一頁頁的治國方略在他腦中翻閱。他懂了,終於懂了為何傑書臨終時要他善待富爾祜倫,為何嶽樂和傑書是站在輔政王的角度寫下這些策略。
當時隆禧皇叔不滿週歲,皇祖父居然願意立他為繼承人,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保住嶽樂與傑書。因為他們與皇祖父志同道合,只有他們才能把皇祖父“滿漢一體”的治國精髓執行下去。而隆禧皇叔就是一張白紙,在嶽樂和傑書兩位輔政王的影響下,必然也是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它日,隆禧皇叔親政,就能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而孝莊曾祖母考慮的是血脈相承,保住先帝一脈的皇位繼承,所以她不信任王爺的輔政,果斷拉攏四位領侍衛內大臣,以絕對軍權控制宮禁,扶持新皇。
儘管如此,傑書卻在最後把本該屬於隆禧王叔後代的治國方略給了自己。這種超脫世俗的理念,無不是如同皇祖父一般,不在乎誰坐在那個位置上,而是坐在上面的人是不是真的一心一意以富國安民為終生的奮鬥目標?
是不是皇祖父指定的繼承人,根本就不是問題,關鍵是能不能執行皇祖父的治國理念?
而傑書,肯定了自己,他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人!
胤礽站起身,一步步向弘昰走去,淚珠在眼眶中攢動。站到弘昰身旁,弘昰緊張的眼神向額涅求助,嫤瑜也趕緊過來,就害怕胤礽要硬搶拿走。誰知胤礽卻是蹲下,仰頭看向兒子,眼淚滑下眼眶。
“是阿瑪錯了,阿瑪向你認錯。”胤礽舉起拳頭,笑中帶淚,“這兩個盒子,阿瑪都不拿走,就交給我們弘昰看管。弘昰真棒,曾祖父在天上一定會誇你的。來,好兒子,我們碰拳,一言為定。”
弘昰舉起小拳頭,可還是不放心,“阿瑪不許耍賴。”
見胤礽肯定地點點頭,父子倆一大一小的拳頭堅定地撞在一起。嫤瑜也蹲下身抱住兒子,默默流淚。胤礽一手摟住兒子,一手圈住嫤瑜,一家三口緊緊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