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揠苗助長(1 / 3)

小說: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作者:秋了

如何處置噶爾丹的遺骸及其子赫欽一事,早在胤礽監國時,議政王大臣會議就議出結果。富爾祜倫報上胤礽,胤礽同意,轉報皇帝,皇帝卻不同意,指示必須等他回京再做決定。

皇帝回京後,沒有給出諭示,命議政王大臣會議再議。這回,康親王病休缺席,裕親王頂上主持,結果依然同上。

一個天青日麗的早晨,乾清門早朝結束後,皇帝命大學士、議政王大臣、滿漢九卿以及剛冊封為郡王、貝勒的六位皇子全都留下,再次共同商議噶爾丹父子的老問題。

交代大家暢所欲言、務必得出結論後,皇帝起身叫上胤礽隨他回乾清宮等訊息。父子倆一前一後邁入乾清門檻內,步上連線乾清宮月臺的高臺甬道。一人明黃色龍袍,一人杏黃色團龍袍,行走於和煦的陽光下,灼灼輝輝。

“最近常讀什麼書?”皇帝換過石青色便服,歪靠在南窗下的長炕,品著明前黃山毛峰,垂著眼簾,悠閒的氣息。

胤礽挺直端坐,從容不迫,“回汗阿瑪,兒臣這些日子常讀戚繼光的《練兵實紀》。”

“哦?”皇帝挑眉看去,對上胤礽坦然自若的目光,“對帶兵打戰感興趣?也是,你管著火器營呢。那本書兵員選拔、隊伍編制、武器裝備、各兵種的訓練等等都有提及,結合咱們八旗軍的特點,取長補短,也不錯。”

“兒臣是這樣想的。”簡略回答父皇的問題後,胤礽沒有多說,但依然迎向父皇,目不斜視。

問問胤礽的學習情況,這在胤礽監國前,再正常不過。那時的皇帝總是強調要多讀治國方略,還會特意挑出先祖列宗曾經頒佈的一些律例講解給胤礽,當時的背景,針對的情形,收效的顯微,逐一說明。

可這會子,皇帝的問話不過習慣使然。如今的胤礽,已具備獨立理政的判斷力,本該張開翅膀,翱翔蒼穹。

若是自小山中拜師學藝,勤學苦練,一朝長成二十多歲的大男人,師父肯定會說,為師所知有限,該教授的已經教完,徒兒下山闖蕩江湖去吧。

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實踐出真知。學富五車,不在實踐中切身體驗,不過紙上談兵,不達實務。

皇帝自是懂這個道理,所以胤礽回答讀兵書,皇帝也不好再強調多讀治國之道,只能表示支援。兒子又不是不會理政,而是自己要收回,皇帝當然就不多說自己打自己的臉了。

“朕聽說你在諧儷園一角給弘昰闢了一處動物園,還挺熱鬧?”

乾清門下討論殺人的話題熱火朝天,乾清宮暖閣裡的皇家父子倆卻是轉向了小皇孫的日常樂趣。

一歲半的弘昰已經能“噔噔噔”四處橫衝直撞,扶著欄杆上下樓梯也逐漸順溜起來。小孩子本就喜歡小動物,打從皇帝帶頭送兔子、錦雞之後,其他人也是投其所好,烏龜、鸚鵡、孔雀、白鶴、梅花鹿幼崽等等各種動物湧向擷芳殿。胤礽只好在諧儷園的西北角圍上一片,專門飼養弘昰的這一堆寵物。

每日裡,弘昰總要帶上與他形影不離的獅子狗“旺福”來回幾趟去往西北角,一呆就是大半晌兒,不把每個小寵物都點一遍,就不會離開。

“你那個園子太小了,朕有心再給弘昰添幾樣,怕是容不下了。暢春園西花園的果樹林,那兒夠寬敞,索性把東宮的小動物園遷過去。別說十五、十六天天往擷芳殿跑,就連十七剛學會走路,話都說不清楚,也要拉著嬤嬤往擷芳殿去。朕常居暢春園,規整個大園子出來,多養些合適孩子們賞玩的動物,朕往後帶著兒孫們一同遊樂,也方便。”

還別說,後宮裡各宮所養的寵物都是個把數,像東宮這樣闢出小園子養上好些種的卻沒有。莫說十五、十六、十七這樣與弘昰年齡差不上幾歲的皇子,就連胤祉家的弘晴也是小動物園的常客,每逢進宮必要去。最近還加上胤禛家的弘暉,簡直成了小朋友們的樂園。

這個要求倒是頗得胤礽的認同。當初胤礽親自設計諧儷園時,定位的風格是清雅、秀麗,一年四季,亭臺樓閣,花草樹木,處處是景,令人心曠神怡。可如今,一走到西北角,濃濃的牲畜糞便味迎面撲來,唯恐避之不及。

“既然說起,朕就下令給內務府知會暢春園管事全力配合,你過去看看,規劃一番,馬上動工吧!”

胤礽乍一聽,還以為自己幻聽,聽錯了。反應過來,心裡的落差可想而知。兩年監國的熱忱不能延展,還要被強行壓制退回原先的狀態,甚至要負責為兒子和年幼的弟弟們建動物園。那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就該把治國典籍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