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皇帝盛裝出席祭神禮,又率太子、諸皇子、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及大學士到寧壽宮請禮,後御太和門,接受滿朝文武的朝賀。
朝賀結束,通常都會大排筵席,君臣同樂。但今朝戰事未平,皇帝遂停了筵宴,減少開支。
皇帝親力親為走完必需的儀式,便帶著胤禔、胤祉、胤祺等皇子、王爺、內大臣,前呼後擁直奔南苑,行圍去了。
胤礽的傷已無大礙,可行走自如,但騎馬狩獵還是有些勉強,皇帝傳話讓他休息,他也就領命休養宮中。胤禛也沒被皇帝叫上,說是他這些日子來跟著胤礽辦差,長進不少,暫且留下給胤礽搭把手,值守宮中。
調查胤禌落水一事,胤禛一直暗中進行。聽從胤礽的建議,胤禛沒有主動詢問德妃與七公主,每次帶四福晉去永和宮請安,不過是重複同樣的問候語,夫妻倆頂多喝過一盞茶就離開。倒是去儲秀宮看望愨嬪,反而親近多了,有時還會留下吃上一頓便飯。
孝懿皇后在時,愨嬪差不多天天往承乾宮跑,沒少和胤禛打交道。給胤禛帶禮物,說說笑笑,比起嚴格督促的孝懿皇后,愨嬪顯然讓胤禛更放鬆些。
故而,孝懿皇后去世後,胤禛也不曾中斷與愨嬪的這層聯絡。如今娶了福晉,夫妻倆一同進宮請安時,都是永和宮、儲秀宮兩頭走動。
頭一回聽說“迷魂醉魄”,就是在愨嬪宮中。愨嬪只提到家中親人進宮看望她時,說起有人中了一種名為迷魂醉魄的毒,就跟喝醉一般沉睡不醒。也就是因為愨嬪的閒聊,胤禛才懷疑起胤禌的沉睡或許另有內情。
為了找尋真相,胤禛往愨嬪處多跑了幾趟,向她打聽迷魂醉魄的事情。愨嬪很熱情,積極地幫忙打聽,還真把那人給找出來告訴了胤禛。胤禛請示胤礽後,耀格奉命陪著胤禛出宮跑了一趟,結果對方是吸食過量烏香導致昏迷,已經亡逝。
聽過胤禛的稟報,胤礽遣太醫再次查驗胤禌的身體,太醫十分肯定,絕非烏香。一時間,胤禛陷入困局,看不清方向的他又把懷疑的目光轉向永和宮。
思來想去,總覺得七妹給胤禌做的燈不尋常,胤禛終還是沒有按捺住,讓四福晉去永和宮請七妹給做一盞蓮花燈。他想仔細端詳,看看可否能尋出端倪。誰曾想,德妃不僅不同意七公主制燈,還數落了四福晉一頓。最後竟是發話,既然四福晉還有兩個月就要生產,那就用不著進宮請安,老老實實留在府中待產就可。
胤禛的用意沒有對四福晉明說,平白捱了婆婆一頓說的四福晉委屈得怪難受。才出永和宮,四福晉就往儲秀宮去,在愨嬪面前一頓訴苦。愨嬪表現得格外心疼四福晉,好一陣安慰,直讓四福晉對愨嬪的好感激增不少。
這種事永和宮是不願張揚的,但偏偏就是紙包不住火,四福晉與德妃婆媳不和很快就成了後宮津津樂道的閒談。
擷芳殿雖不在後宮範圍內,但也同屬紫禁城,嫤瑜不僅聽到濃墨重彩描繪的版本,就連最真實的現場還原也一併獲悉。正是七公主跑去找五公主,求姐姐在太后跟前為母妃正名,德妃不是針對四嫂,而是拒絕四嫂提出的要求。
嫤瑜就是在寧壽宮親耳聽過五公主的轉述後,不由詫異四福晉的請求。回來後,與胤礽提起了這件事。
過年期間,政務相對減少,胤礽也多是留在擷芳殿逗逗弘昰,寫寫畫畫,真個是頤養悠閒的樣子。
夫妻倆臨窗的通炕上坐下,嫤瑜拿出沒有編完的手環,手上指間一面靈活地穿插紅色編繩,一面向胤礽說出自己的疑惑。
“四弟妹好生奇怪,若是請七妹做一盞花燈,倒是可以理解,眼瞅著正月十五上元節也快到了。可偏偏要的是一盞水燈,當時德妃娘娘還以為聽錯了,一再確認,四弟妹就是咬定要放水裡的蓮燈。二爺,您說怪不怪?湖面還凍著冰,四弟妹這是要往哪兒放燈去。再者說,大過年的,卻要中元節祭奠亡靈的水燈。這回,連太后都偏向德妃娘娘,說四弟妹犯糊塗。”
胤礽扶額,滿臉無奈。不用想,肯定是胤禛的主意,還是沒沉住氣,倒叫自己的福晉背了黑鍋。
“二爺,”嫤瑜抬眸,見胤礽心神恍惚,禁不住喟嘆道:“您整日忙於政務,後宅的事情您聽著興許是無聊了。不過因著四弟妹要水燈,妾身一下子就想起十一弟落水的事情。”
胤禌落水,嫤瑜人在宮中,不過事後聽大家講述而已。可就連她這樣不在現場的,一聽水燈都能立刻想到胤禌,更何況那天在場的人。胤礽眼底蘊藏苦笑,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胤禛辦起事來只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