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結局(下)(2 / 5)

小說: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作者:秋了

,赫欽放聲大笑,心情無比暢快。

一聲槍響,笑聲戛然而止,就見赫欽半邊腦袋缺失,腦漿混著鮮血□□,刺目滲人。

胤禔三兩步躍上臺基,想要奪開赫欽手裡的刀,沒想到赫欽雖一動不動,刀卻死死卡在皇帝傷口上,甚至還往裡帶勁兒深切。胤禔顧不上許多,雙掌握住刃面,哪怕掌心被割得血淋淋,他也努力阻止刀刃進一步切入。

一幫人衝上臺基,七手八腳幫忙,終於把皇帝解救下來。而赫欽就這樣頃刻間一命嗚呼,只是瞪大著雙眼,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甚至笑容都還僵硬地停留在臉上。

隨著有人驚呼“太子殿下”,大家紛紛回頭,然後自覺地分開讓出通道,坐在地上靠在胤祉懷裡的皇帝,也在相對開闊的視野中,看見一身石青色錦緞長袍的胤礽快步走來。

“兒臣救駕來遲,請汗阿瑪恕罪。”胤礽跪在皇帝跟前,聲氣清朗。

皇帝激動難耐,往前掙扎一下,扯到傷口,一陣陣生疼,可他全然不顧。有知覺的那隻手,顫悠悠探向胤礽的臉,就在幾乎要觸及時,卻突然停下。皇帝好害怕碰到的是冷冰冰的面板,那得多失望,他多麼希望眼前的人是個大活人,他不是在做夢。

胤礽主動抓住父皇的手,貼到自己臉上,“汗阿瑪,兒子還活著。”

如暖玉般的肌膚讓皇帝相信了兒子還活著的事實,頓時潸然淚下,“胤礽啊,朕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阿瑪錯了,阿瑪再也不會那樣對你,阿瑪相信你,再也不懷疑你。”

“對不起,汗阿瑪,讓您擔心了。”胤礽伏到父皇腿上,淚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為父皇的開心見誠,也為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燦然一新。

***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值康熙皇帝五旬萬壽。

兩月前,群臣請旨準備慶賀禮,準備恭進鞍馬緞疋等物。皇帝沒有接受,只是令好詩文的臣子們獻上詩文,供他覽閱即可。大學士們又商議,恭進萬壽無疆屏,皇帝依舊不準,讓大家把想寫的屏文寫入冊頁上呈,足矣。

萬壽節當天,皇帝升座乾清宮,接受王公重臣們的祝願。

轉眼間,自赫欽在乾清宮挾持皇帝,已過去一年多了。從那以後,皇帝把朝政全權交付胤礽,專心配合李玉白的治療。除了接受太醫院的中式理療,西醫也被納入其中。

其實早在白晉等人呈進金雞納霜救過皇帝一命後,皇帝就對西醫產生了興趣。後來白晉根據法國的《皇家藥典》製造出乾燥劑、止咳糖漿等製劑敬獻皇帝,皇帝還把糖漿裝入隨身常用的藥壺,出京巡視時,方便服用。

表面渾渾噩噩多年的胤俄當初在見識金雞納霜的藥效後,就對西醫產生了興趣,只是因為要找出後宮毒害溫僖貴妃的的兇手,所以他一直沒有表現出來。

乾清宮事件後,皇帝不再主政,胤俄向太子哥哥主動提出,在皇家科學館內開設西醫研究所,待研製出一批藥效安全、穩定的西藥後,便可在太醫院增設西醫,往後也可向民間推行西藥。只要能治病,中西合璧,也不失為治癒病症的一大進步。

以李玉白等人為首的傳統老中醫以及很多漢官站出來嚴正抗議,三番五次懇求皇帝維持正統,不能信任西醫,推行西藥。皇帝自己本就服用過西藥,自身並不抗拒,但他知道延續中華多年的中醫傳承不只是醫病治人,更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

身為統治者,為了政治地位的穩固,往往會順應民眾的情結,獲取他們的支援。哪怕明知自己的觀點沒有錯,明知傳統也不見得都是對的,但面臨取捨時,因為衡量標準不同,對與錯,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皇帝選擇避讓,把決定權交給胤礽。胤礽自小深受漢文化影響,對於漢學的熱愛不亞於漢人學子們,但他接觸到的範圍又要廣於普通人,對於西方同步的發展,他也能同時瞭解。在胤礽看來,任何知識,他都能敞開胸懷去學習,不帶偏見,只有喜好不同,但不會隨意貶斥來自不同渠道的學問。

是以,胤礽力排眾議,同意了胤俄的請求。原本反對聲此起彼伏時,胤俄已不抱希望,沒曾想卻得到太子哥哥的支援,儘管太子哥哥為此要揹負重重壓力,尤其是關乎他在很多政治策略上的施行。

頂住壓力,西醫研究所擇日在暢春園成立,胤礽沒有讓胤俄失望,“十弟,我不是說過嗎?等你哪天想學什麼,不妨直言,二哥會給你安排的。二哥說話算話,並非信口開河。”

當時胤俄激動地不可言狀,上前就把胤礽抱住,就跟他平時與九哥那樣毫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