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子大婚(1 / 2)

小說: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作者:秋了

春和景明,鳥語花香,胤礽的大婚拉開序幕。

欽天監選出納采的吉日,內務府預先備辦的彩禮(包括披掛鞍轡的馬匹、鞍轡、甲冑、緞、布、金銀茶筒等等)由皇帝欽命的使臣率儀仗隊伍出東華門送往石文炳府邸。

石文炳率一家老小跪迎來使,聆聽使臣傳制,收下皇帝的賞賜。當晚,伯爵府張燈結綵,舉行納采宴。雖是伯爵府宴客,實則內務府承辦,賞給女眷的餑餑桌、酒宴菜餚、羊、酒一併都已準備。宴後,石文炳一家與赴宴官員面朝皇宮方向行三跪九叩之禮,謝皇帝賞賜。

五月初七,大婚頭一天,使臣再度率領浩浩蕩蕩的隊伍去往石文炳府上送納徵禮,這一次除了納采時的那些禮品,還添上了金銀錢兩。

石文炳府上再次全家出動,三跪九叩之禮謝恩。這些禮品出宮前就被內務府分做兩份,一份留給伯爵府,一份隨太子妃母家給的妝奩一同帶回宮中,送往擷芳殿。

五月初八,胤礽大婚。

滿人的婚俗不同於漢人,迎親隊伍要在夜間接走新娘。因為他們認為這段時間,月光皎潔,銀華如水,天地靜寂,乾坤朗朗。故而,確切地說,胤礽的大婚從五月初八的子時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石文炳府上,嫤瑜身著大紅色龍鳳同合袍,頭梳雙髻,戴富貴絨花,頭蓋精繡龍鳳的紅蓋頭,手裡拿一個蘋果。女官扶嫤瑜入喜轎就座,座上有一隻金質雙喜如意,這是由胤礽親自擺放。嫤瑜拿起如意,抱好蘋果,寓意平安如意。待嫤瑜坐穩,女官放下輿簾,尚氏與家中女眷在此向嫤瑜拜別。

太監們把喜轎抬出內堂,在大門□□接給抬轎的毓慶宮校尉,迎親隊伍向皇宮進發,石文炳率家中子弟在大門外的紅毯送別女兒。此時,夜色悽迷,隨行的侍衛、太監們多手執宮燈,沿途也會懸掛燈籠照明。

迎親隊伍從東華門入宮,一路北上,停在擷芳殿門前。候於此處的太監接替轎伕,將喜轎抬入擷芳殿,停到正殿月臺的臺階下,一眾王公福晉、大臣命婦、女官受命等候在此。恭侍命婦扶出嫤瑜,接過她手中的蘋果與金如意,然後遞給她一個寶瓶,瓶內裝珍珠、錢幣等金銀財寶。懷抱寶瓶,嫤瑜上臺階,步過月臺,跨過設在正殿門檻上的馬鞍,馬鞍下也壓著兩個蘋果,同樣寓意平平安安。最後嫤瑜被扶進後殿的婚房,奉迎太子妃的禮節才算結束,此時剛及卯時,離拂曉還有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一身大紅色緞繡彩雲金龍喜袍的胤礽也煥然一新地出現在毓慶宮正殿,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親王富爾祜倫等近支王公齊聚於此,為胤礽結髮。福全為胤礽結完髮辮,富爾祜倫往胤礽髮梢綁上福喜雙全金葫蘆的發墜,常寧則為胤礽戴上喜冠。

人逢喜事精神爽,瞧著胤礽的眉眼漾著歡悅,富爾祜倫忍俊不禁,“太子哥哥,您真不容易啊,年紀也老大不小了,可算是娶上媳婦了,難怪一臉□□。”

福全瞪過一眼富爾祜倫,卻也是笑意洋溢,“大喜的日子,少打趣你太子哥哥。”

常寧往外望去,沉沉黑幕,嘴裡唸叨著:“依本王看,少管那些繁瑣的禮儀,這媳婦早進門了。咱滿人娶媳婦兒,就按照滿人規矩來不就得了,這會子一套滿俗,馬上又要一套漢俗,也不嫌累。”

福全皺起了眉,走進常寧,“五弟,別想什麼就說什麼,注意場合。”

富爾祜倫耳尖,聽到兩位伯父的話後,侃侃發表起言論,“五伯父,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滿漢結合,這是順應大趨勢。規矩繁瑣,可以適時調整,咱不能墨守陳規,一成不變。”

常寧扭頭,抬手指向富爾祜倫,“你小子一派怪腔怪論,你懂什麼?咱滿人的老規矩,一百年都不許變,就不該往裡亂摻合。就你這樣毛都沒長齊的,都往議政王大臣會議裡鑽,老祖宗的規矩早變質了。”

“五弟,”福全提高聲調,“你還有沒有個長輩的樣子,今兒可是太子大婚。”

常寧回身朝胤礽拱手致歉,便不再說話。常寧與索額圖是老交情,自然不是針對胤礽,不過是沒忍住對皇帝的不滿。常寧本就與皇帝興趣不投,雖是封了王,卻不受重視。自從幾年前被剝奪了議政資格,就一直沒恢復。

富爾祜倫沒覺得自己說錯,便也不向五伯父道歉,轉到胤礽身邊,“太子哥哥,也不知表妹的喜轎到了沒?”

自從胤礽與富爾祜倫互定表妹後,富爾祜倫對胤礽說話的態度少了些刺頭。其實就富爾祜倫對常寧王叔的反駁,打小接受漢學教育的胤礽心裡也持認同態度。只是,王叔畢竟是長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