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面上全是悲憤之色,“李大人被他們殺死了!!”李清霞吃了一驚,“你說什麼?”李雲道:“大人抵達吐蕃的時候,原本談得很好,可是當天半夜時分,突然闖進來許多吐蕃武士,不由分說,見人就殺,其他人都被殺害了,就只有小人裝死才僥倖逃過一劫!逃出來後,小人奪了一匹馬,不敢稍停,兼程趕回來向陛下報信!”
李清霞緊皺眉頭面色蒼白,一隻手扶著書案搖搖欲墜,心中翻江倒海一般。看了一眼李雲,“你肯定對你們下手的是吐蕃武士嗎?”
李雲一愣,“他們穿著吐蕃武士的甲衣,使用彎刀,確實是吐蕃武士啊!”隨即心頭一動,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來,“不過,不過現在想起來,似乎有些不對勁,他們,他們始終沒說過一句話,而且,而且雖然穿著吐蕃人的甲衣,可是,可是面目似乎,似乎並不像,不像小人見過的吐蕃人那種模樣,似乎,似乎更像是漢人!”說到這,不由的一驚,心裡模模糊糊地感覺到了些什麼。
李清霞皺眉道:“吐蕃人就算不和我們結盟,也沒道理公然殺害我的使者!哼,這件事太蹊蹺了,你們到吐蕃的時候,極有可能燕雲方面的使者也已經到了!他們發現吐蕃在與他們談判的同時也在和我們談判,他們無法判斷結局如何,因此便行此辣招好令吐蕃方面沒得選擇,只能按照他們的意圖行事!真是好狡猾,真是好狠辣,我還是低估了他!”
李雲腦子十分混亂,自責地道:“小人真是糊塗!小人早應該發現這一情況,小人不應該逃走的!”
李清霞皺眉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看了李雲一眼,見他十分痛苦狼狽的模樣,怨憤之情不由的消退了一大半,和聲道:“好了,你也不要自責了,你如此做法也不能算錯,下去休息吧!”李雲應了一聲,站起身來,咧咧蹌蹌地退了下去。
李清霞沉默片刻,對身邊的女衛士道:“立刻把大元帥給我叫來!”女衛士應了一聲,奔了下去。
大元帥李宗道,之前率領三十萬大軍進擊銀州,結果遭遇埋伏大敗虧輸,退守夏州。此敗令西夏全國大為震動,迫於壓力,李宗道主動辭去了大元帥的職務,回到興慶府養老。李清霞從汴梁回到興慶府後,秘密前往李宗道府上與李宗道長談了很久。不久之後,太子與皇帝之間爆發激烈衝突,關鍵時刻,李宗道幫助李清霞將興慶府城外的戍衛軍和最精銳的鐵鷂子軍收入帳下,隨即進城平亂,之後更與兩位丞相一道全力擁戴李清霞登基,可說是李清霞登上皇帝寶座最大的功臣。李清霞登上皇帝寶座之後,恢復了李宗道的職務,她如此做法到也不完全是酬謝功臣,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放眼整個大夏國,能夠統領大夏全軍的名將耆宿還只有李宗道,那李存孝雖然更具天賦,但畢竟太過年輕,統帥全軍難以服眾。
不久之後,李宗道匆匆趕到書房,拜見了李清霞。
“大元帥不必多禮!大元帥,我們目前可用之軍有多少人?”
李宗道想了想,道:“得益於陛下推行的軍戶政策,我軍目前總兵力已經恢復到了四十萬之眾,然而真正與強敵抗衡的卻不過二十萬,必要的時候還能動員民軍二十萬,不過這些民軍用之守城尚可,若要野戰爭鋒,只怕反而會拖了主力的後腿!”
李清霞站了起來,走到御書房門口,揹著手望著遠方的天空,李宗道恭立在李清霞身後,心裡猜測著李清霞今次召見自己的意圖。
李清霞轉過身來,看著李宗道,“如果與吐蕃交兵,大元帥有把握取勝嗎?”
李宗道聽到這話,大感意外,“陛下,您說與吐蕃交兵?”
李清霞便將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李宗道又是吃驚又是憤怒,情不自禁地罵道:“燕雲真是豺狼!”隨即抱拳道:“陛下,我們的大敵是燕雲,應當儘量避免與吐蕃交兵啊,否則燕雲乘機發難,我們可就首尾難顧了!”
李清霞皺眉道:“這個道理我如何不知道。可是如今恐怕不是我們想避免戰爭就能避免戰爭的。”看了一眼李宗道,“做為吐蕃,他們自然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面對虛弱的我們,有和燕雲聯合瓜分我們的機會,他們卻很難不動心。本來吐蕃人是在猶豫的,可是燕雲方面突襲我們使團的行動,卻幫助他們下了決心!”李宗道皺眉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啊!”看了一眼李清霞,“可是,可是我們卻不能不嘗試一下,若非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與吐蕃交兵為好!”
李清霞點了點頭,“我自然也是要派出使者的,可是機會不大,我們要做好軍事解決問題的準備!”頓了頓,皺眉道:“於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