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五章 猶豫不決(1 / 2)

蒙古王子見大勢已去,無可奈何,只好投降了金人。隨即完顏杲以蒙古王子這支蒙古軍為前鋒猛攻另一部蒙古軍。另一部蒙古軍本來就遠不是蒙古王子的對手,再加上金軍的協助,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除了少數逃入北方深處的,絕大部分蒙古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虜。金人大獲全勝,攜帶無數戰利品,押解著無數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返回了金國。

金人僥天幸之幸滅了蒙古,軍國上下欣喜若狂啊!隨即王君便施行遷徙政策,將蒙古人遷入內地,同時將其他民族的人遷往蒙古草原;與此同時,王君將蒙古軍打亂整編,編入了金軍的戰鬥序列。然而蒙古人對於敗給金人這件事其實是耿耿於懷的,蒙古人都認為要不是金人卑鄙無恥先把家屬都給捉拿了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是己方的對手;蒙古人心中不服氣,而金人卻認為自己是征服者,如同貼合幹那樣,總是時不時地表現出征服者的優越感來,這令蒙古人十分反感。蒙古人和金人之間的矛盾,可謂越來越深,今天發生在完顏杲大帳中的事情,不過是雙方矛盾的冰山一角罷了。

完顏杲覺得讓蒙古人繼續掌握兵權下去,遲早會出大問題的,不由的便想要解除蒙古軍的武裝,暗自思忖:等這一戰結束後,一定要和娘娘好好商量商量這件事情!

想到王君,便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於是扭頭問親兵隊長道:“娘娘有回信來嗎?”親兵隊長躬身道:“回稟大王,娘娘還沒有回信來。”不久前,完顏杲派人往中京送去了一封書信,在信中,完顏杲詳細敘述瞭如今的敵我態勢,認為以一部兵馬據守檀州,同時調動主力去進攻西京道,依舊有很大的勝算,因此請求王君進一步調派援軍。

與此同時,遠在中京的王君,正在書房中與張昌和悖敬輪議事。這張昌,是禮部尚書,如今十分被王君倚重,而悖敬輪,則是女真貴族中除了皇族之外的領袖級人物,在金國以及女真族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王君在書房中來回踱著步,張昌和悖敬輪站在兩邊,都沒有做聲。王君停下腳步,皺眉道:“杲大王的信,讓我十分為難啊!”看了兩人一眼,問道:“你們怎麼看?”

張昌看了一眼悖敬輪,躬身道:“大人想必有高見!”

悖敬輪對王君道:“娘娘,說實在的,對於與燕雲的戰爭,我已經完全氣餒,沒有興趣了!我們六十萬大軍,對二十幾萬燕雲軍,幾場大戰下來,居然只落得個損失過半的下場,連奉聖州等地都丟了!燕雲軍是不可戰勝的,我們不可與他們為敵,與他們為敵沒有絲毫好處!”王君皺了皺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道:“要不是杲大王極力主戰,本宮原本是不想與燕雲軍開戰的!我們和燕雲的關係本來很好!”

張昌察言觀色,連忙拜道:“說起來,微臣好生慚愧,微臣見事不明,居然也附和杲大王極力主戰!”隨即跪了下來,請罪道:“請娘娘治微臣之罪!”

王君擺了擺手,道:“罷了!這不關你的事,要不是杲大王極力主戰,我是說什麼也不會答應的!”張昌心頭的大石放了下來。叩頭謝恩,站了起來,躬身道:“娘娘,微臣認為如今與燕雲休兵罷戰還不晚!既然杲大王做錯了,便不可讓他一錯再錯以致壞了大金國的社稷安危!”其實,南征的計劃,若不是王君這位掌握實權的太皇太后點頭的話,是不可能成行的,然而為人臣下,可不能公然指責君主的不是,按照儒家的觀念,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得將罪過安到別人的身上,這便是‘為臣之道’。

悖敬輪聽了王君的話,點頭道:“張昌這話很有道理!”

王君看了兩人一眼,問道:“你們都認為應當休兵罷戰?”兩人點了點頭,悖敬輪憂心忡忡地道:“如今已經損失了四十來萬大軍了,再打下去,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兵馬!自從咱們同燕雲開戰以來,大戰幾乎沒有贏過,從中原到山西,從山西到西京道,每一仗咱們的兵力都遠多於燕雲軍,然而每一仗卻都是大敗虧輸!以前是這樣,如今自然也不會例外!燕雲軍是猛虎,是豺狼,是不可戰勝的天下驍銳,沒必要還是不要招惹他們為妙,他們原本是要與我們和平相處的,都怪完顏杲痴心妄想居然想要興兵滅燕雲!”

張昌附和道:“悖敬**人所言極是!”隨即神秘兮兮地道:“娘娘,如今倭人的水軍遭遇重創損失慘重,而陸軍更有三十萬陷在淮北。倭人的注意力如今可都在這三十萬人馬和燕雲的身上。如果我們騰出手來,便可起兵反攻高麗,……”

王君眼睛一亮,隨即猶豫起來,她依舊有些拿不定主意。張昌和悖敬輪的建議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如今的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