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燕雲又糧草不足,短時間內很難往燕雲十六州調集重兵!我軍只須二十萬戰騎便可橫掃燕雲十六州!”張昌雙眼放光地道。
王君有些心動。眾大臣眾大將也紛紛表達意見,認為如今正是一舉奪取燕雲十六州的大好時機。
王悅急聲道:“我們現在的主要敵人是倭人,怎可節外生枝?再說了,燕雲並非弱者,就算我們此時佔了便宜,燕雲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待糧草充足之後必然大舉反攻,雙方大軍鏖戰,實在勝負難料,而當大金軍與燕雲軍相持不下之時,只怕倭人也不會安分地坐看成敗,定會從東南方攻入大金國!那時大金國前有燕雲,後有倭人,這可就大大的危險了!”
王悅所言也有道理,眾文武都不說話了,一時之間,大殿之中落針可聞。
王悅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連忙趁熱打鐵道:“我之所以認為應該先對付倭人,固然是有私心的,不過先對付倭人對於大金國來說也是正確的選擇啊!否則與強敵交戰,這後顧之憂只怕會在關鍵的時候拖了大金國的後腿!”
許多金國大臣大將緊皺眉頭,想要反駁王悅的話,可是王悅說的確實有理,眾人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反駁的言語,而張昌則一副欲言又止有所顧忌的模樣。
王君掃視了眾人一眼,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本宮還要考慮考慮!”隨即便站起身來,離開鳳座朝側門走去,太妃見狀,連忙抱起自己的皇帝孩子,跟了上去。眾大臣一齊躬身道:“恭送太皇太后,恭送皇帝陛下!”直到王君等都已經消失在側門口了,眾大臣這才直起腰來,轉身朝大殿外走去,相熟的大臣走在一起聊了起來,嗡嗡之聲迴盪在大殿之上。
就在這時,一個女衛士的聲音從後面傳來:“傳太皇太后懿旨,禮部尚書張昌,護國大王完顏杲,大將軍婁室,大將軍維斯特,大將軍巴特勒,前往御書房見駕!”被點到名的五個人當即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躬身道:“遵旨。”那女衛士揚聲道:“幾位跟我來吧。”說完便轉身朝側門走去,五個人連忙跟了上去。
不久之後,張昌等五人來到了御書房中,只見太皇太后王君正坐在書案後面看著什麼,五個人當即一起拜道:“臣拜見太皇太后!”
王君抬起頭來,微笑道:“諸位愛卿不必多禮!”五人直起腰來,卻依舊垂首恭立著。
王君看向張昌,問道:“剛才在大殿之上,張大人是不是有些話想說卻沒有說出來?”
張昌躬身道:“娘娘英明,下官是有些話想說,只是不知當講不當講?”王君微笑道:“國家大事,自然應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管說什麼都沒關係,張大人有什麼話儘管直說吧!”
張昌應了一聲,說道:“微臣斗膽直言,若無意中冒犯了娘娘,微臣罪該萬死!先前在大殿之上,高麗大王所言雖然有理,但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應當突襲燕雲!”王君沒有做聲,等他繼續說下去,只聽張昌繼續道:“高麗大王所言雖然有理,卻沒有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防備倭人,為什麼不能同倭人聯合呢?”王君眉頭一皺,其他人卻是眼睛一亮,完顏杲興奮地道:“這個辦法好!若聯合了倭人,我們對付燕雲就更有把握了!”隨即朝王君道:“娘娘,張大人這個辦法就像漢人說的‘一石二鳥’,再好也沒有了!請娘娘就照此進行吧!”
王君心中氣惱,暗罵道:‘你竟敢如此多我說話,簡直豈有此理!’心裡雖然十分不滿,面上卻沒有絲毫表露,思忖片刻,看向張昌,說道:“這種想法會不會只是一廂情願?聯合倭人固然很好,可是倭人只怕不是這麼想的!從之前的情況和目前的情況來看,倭人打的主意,只怕真的就像高麗大王所言的那樣啊!如果我們打燕雲的主意,與倭人勾搭,這件事肯定是瞞不了燕雲的,燕雲必然會立刻轉變對待我們的態度,而若倭人並不願意與我們聯合,最終我們豈不是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
完顏杲皺起了眉頭,張昌躬身道:“太后英明,這個擔憂是非常有可能出現的!”笑了笑,“其實微臣之所以敢於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那位倭國的密使來了的緣故。”眾人聽到這話都感到十分意外,完顏杲不悅地道:“倭國密使來到我國,為何不按照規矩前來覲見,卻私底下去見你?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張昌連忙道:“那倭國密使對微臣言道:我來到貴國之事,還須保密才好,否則被燕雲知曉了,就大大的不好了!倭國太子想要秘密與我們大金國結盟,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倭國密使才沒有循慣例前來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