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梟他們這一行人一路上曉行夜宿,用了十幾天時間才到達京城。那京城與陽穀縣完全不同,佔地面積極大,一眼望不到頭;城牆高聳仿若絕壁,譙樓如同山峰,無數旌旗排列在城牆之上隨風起舞,好似雲湧;城內人物俊雅,文采鼎盛,酒樓中半醉的詩人引吭高歌,青樓裡嫵媚的佳人撫琴清唱;大街上旗斾飄飄人流如織,小巷中貨郎吆喝孩童嬉戲;屋宇綿延起伏好像層巒疊嶂,重重樓臺籠罩著煙雲霞光。這真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麗畫卷。
陳梟一行人在迎賓客棧中安頓下來。陳梟從小二那裡問明瞭蔡京的住處,當即領著武松及四個私兵,挑著四個寶擔離開了客棧前往蔡京府邸。
來到蔡京府邸外,只見高高的圍牆內,宮殿樓閣鱗次櫛比望不到盡頭。
陳梟走上臺階,朝把門的一個衛士抱拳道:“我是陽穀縣的都頭,奉縣令大人使命來拜見太師。”
衛士打量了陳梟一眼,沒好氣地道:“你一個小小的都頭就想見太師大人,簡直是笑話。”
陳梟忍著怒火,掏出一塊兩三兩重的銀塊遞給衛士,衛士的嘴臉立刻變了,變得和善了許多。陳梟抱拳道:“煩惱兄弟代為通稟一聲。”衛士道:“你這個人識眼眉,很不錯,我就辛苦一趟去替你通報一下吧。”隨即轉身從大門邊的一扇小門進去了。這裡要說明一下,古代高門大戶的正門一般時候是不會開啟的,一般人的進出都是使用大門邊的側門,家裡的主人、主母或者重要人物到訪,或者主人家要表示對來人的重視,這些情況才會開啟大門。
片刻之後,那個衛士領著一個身著黑色官服裹著青布頭巾的中年男子出來,來到陳梟面前。衛士對中年男子道:“就是這位都頭要見太師大人。”
中年男子打量了陳梟一眼,傲然問道:“你見太師大人有何事?”
陳梟猜測對方可能就是管接人待物事宜的太師府虞侯,抱拳道:“我是陽穀縣縣令大人手下都頭,特奉使命攜帶禮物來謝太師提攜之恩。”
中年男子哦了一聲,隨即流露出為難之色,“太師大人此刻正在休息啊,不好帶你去見他。”
陳梟暗罵一句,掏出一隻五兩重的銀錠塞給中年男子,抱拳道:“還請虞侯方便方便。”
中年男子掂了掂手中的銀錠,趕緊塞入懷中,微笑道:“都頭在此稍後,我進去通報。”陳梟抱拳道:“有勞了。”中年男子笑道:“好說好說。”隨即便轉身進了小門。
陳梟回到武松身邊來等候。見武松面有不悅之色,知道他在想什麼,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兄弟要是覺得委屈,就先回去吧。”
武松搖了搖頭,“我陪著大哥。”
陳梟笑了笑。
不久之後,那位虞侯笑呵呵地疾步出來了,說道:“多虧了我在太師面前說好話,太師才答應現在見你們!”陳梟道了聲謝,又掏出一隻銀錠塞給了虞侯。虞侯歡喜不已,把銀錠塞進了懷裡,引領著陳梟幾個人從小門進去了。
來到一座側廳,看見一個老者正坐在上首主位上喝茶。那老者穿著大紅的錦袍,非常富態,頜下三縷長髯,氣質非常慈祥。陳梟有些意外,他沒想到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蔡京居然會是這個樣子?果然是大奸若忠啊!
虞侯朝蔡京抱拳道:“啟稟太師,陽穀縣的都頭來了。”蔡京抬起眼來打量了一眼陳梟和武松;虞侯趕緊對陳梟等人道:“還不快拜見太師!”
陳梟等人拜見了太師,陳梟取出縣令交給他的親筆書信,雙手呈上,說道:“這是縣令大人的親筆書信。”虞侯從陳梟手中接過書信,轉呈給了蔡京。
蔡京接過書信,拆開來,看了一遍,微微一笑,點頭道:“好,好。”
陳梟命令手下四個人把四個寶擔送了上來,抱拳道:“這四擔寶物,其中兩擔是縣令大人感謝太師知遇之恩的,另外兩擔則是我獻給太師的!”
蔡京感到有些意外。打量了陳梟一眼,笑眯眯地道:“年輕人不簡單啊!一定前途無量!”
陳梟立刻抱拳道:“全靠太師栽培!”
蔡京微微一笑,撫著頜下長髯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陳梟道:“陳梟,耳東陳,鷹梟的梟。”
蔡京點了點頭,“我記住你了。”頓了頓,“回去後,你告訴陽穀縣令,安心做縣令,要不了多久我就會把他提上來的。”陳梟應了一聲。
蔡京端起手邊的茶碗。
陳梟會意,便抱拳道:“在下告辭。”蔡京點了點頭:“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