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時分,戰場之上屍橫遍野,血滿溝渠,夕陽映照之下,滿眼都是血色,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血腥味;耳邊流水潺潺,竟然是鮮血匯聚而成的溪流;天空中無數禿鷹盤旋,鷹嘯聲不斷傳來。
一場規模浩大的決戰告一段落,五十萬蒲甘大軍被殲滅了二十萬之眾,燕雲軍損失卻是微乎其微,可以說取得了一場重大勝利!不過燕雲軍並未能如戰前期望那樣一鼓作氣徹底打敗蒲甘大軍,那受驚發狂四處亂衝的戰象雖然幫助燕雲軍沖垮了蒲甘大軍,卻也嚴重阻礙了燕雲軍的追擊速度,最終燕雲軍只殲滅一部分蒲甘大軍,大部分蒲甘大軍都得以從戰場上撤退,一直退到了洱海南邊數十里外的開南城。開南城,也就是現在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燕雲大軍隨即趕到,兵臨城下,一場攻城大戰眼見便要上演。蒲甘大軍佔據城池以及附近的的巍山山區,試圖抵禦住燕雲軍的進攻,城裡山上只見人頭攢動人影憧憧,蒲甘兵將正在積極調動。
燕雲戰鼓聲轟隆隆大響起來,只見燕雲軍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城池。頃刻之間只見天空中箭雨交錯亂飛。燕雲軍湧到城牆下,架起簡易雲梯,隨即猛撲城頭,攻勢之狂猛令蒲甘將士心驚膽戰!蒲立鵬親自登上城牆,率領蒲甘將士拼命反撲!一場惡戰,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太陽落山,蒲甘軍在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之後終於守住了城池,燕雲軍如同退潮的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蒲立鵬等眼見燕雲軍退去,不由得鬆了口氣。回過頭來看城牆上,只感到心頭一震!只見城頭上屍體累積,幾乎都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他們蒲甘的將士。蒲甘人雖然打退了燕雲軍的猛攻,卻是以數倍於對方的代價完成的!蒲甘將士心驚膽戰,只覺得這些燕雲軍比傳說中的惡魔還要兇悍!
城外燕雲軍大帳中,武松與眾將商議下一步的進攻策略。黃信皺眉道:“本想趁著大勝的氣勢一舉攻陷敵軍,卻沒想到他們竟然抵擋住了我們的攻勢!”想起一件事情,對武松道:“大將軍,剛剛得到情報,巍山是敵軍屯糧的所在,糧草充足,敵軍可以據此與我們進行長期對抗!”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感到奇怪,怎麼燕雲軍這個時候才知道巍山是敵人的糧草屯集基地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古代,偵查手段全靠人力,效率非常低,想要發現敵軍的屯糧基地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我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上,那些能夠突襲對方糧草基地得手的戰例,往往都是因為得到了對方內部傳出來的可靠情報。比如有名的官渡之戰,曹軍之所以能夠突襲烏巢得手,便是因為原袁紹的某事許攸投奔曹操後向曹操告知了袁紹軍的糧草所在的緣故。正常情況之下,除非是碰巧,往往是不可能發現對方的糧草基地的。
武松看著地圖皺眉道:“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跟他們耗!我們只有十天時間!十天之內必須攻破敵軍!”
眾將不由得皺起眉頭來。他們都明白武松的意思,天竺大軍最多十天之後就有足夠的木筏可以發動跨海進攻了。如果十天之內大軍無法攻破蒲甘軍的話,大理城那邊可就危險了。如果天竺人先一步攻破了大理城,整個局勢便頃刻之間大逆轉,那個時候,燕雲軍要想的恐怕就不是如何消滅敵人,而是要如何突出重圍了!
武松問黃通道:“攻城器械什麼時候能夠運到?”黃信抱拳道:“需要三天時間。”武松皺起眉頭,道:“三天!那我們就只有七天時間了!”
黃信有些鬱悶地道:“可惜火藥都用完了,否則的話要攻破巍山倒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原來燕雲軍的火藥已經用完了!這也難怪,山高路遠,補給困難,其實若非燕雲軍獲得了大理城的糧庫的話,恐怕糧草也早已經耗盡了!
實現轉到大理城中。燕雲打劫的訊息傳到了城中,原本甚囂塵上的謠言頃刻之間便偃旗息鼓了。許多人都感到難以置信震驚非常,他們實在無法相信,燕雲二十幾萬大軍竟然一舉擊敗了蒲甘五十萬大軍,並且重創了蒲甘。有的人憤恨難擋,不停地咒罵蒲甘人廢物!在這些人的心中,顯然是希望蒲甘人戰勝燕雲軍的!不過這些人還沒有絕望,因為蒲甘人雖然遭受重創而撤退,可是並未被全殲,大部分兵馬得以退到了巍山地區,與燕雲軍形成了對峙狀態;而天竺大軍更是已經到了洱海東岸,隨時就要渡過洱海了!這些人向天神祈禱,向佛祖祈禱,希冀天竺大軍早日渡過洱海,掃蕩掉這支無比邪惡的軍隊來拯救他們!
夜幕下,司行方來到洱海岸邊,此時數百條船隻集結在岸邊的水面上,五千輕裝士卒列好了隊伍等候接受司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