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大將軍,天竺大軍已經渡過了瀾滄江,正全速朝龍尾關進軍!”斥候激動地稟報道。在場眾人聞言,都是經不住欣喜的神情。段江道:“渡過了瀾滄江,距離龍尾關便只有三天的路程了。天竺軍來得好快啊!”
段概急忙對段至純道:“侄兒,立刻起兵進軍大理吧!”
段至純對於段概的命令口吻,心中有些不滿。想到燕雲軍目前還在大理城中,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否即刻出兵。當此之時,這出兵的時機若是拿捏不好,只怕反而為天竺人作嫁衣裳,最終自己卻撈不到半分好處。
段概見段至純沒有回答自己的話,只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無視,大為不悅,喝道:“侄兒,你沒有聽見我的話嗎?我命令你立刻出兵!”段概是樞密院使,可以說是大理軍隊的總指揮,段至純名義上也算是他的部下,因此段概才如此對他說話。說來倒也沒什麼不當的地方,只是大理國已經不復存在,而這裡更非是大理的樞密院。
段至純看了一眼段概,淡淡地道:“皇叔稍安勿躁,如今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切不可因為一時衝動而誤了大事。”
段概聽見段至純教訓自己,十分惱火,道:“你竟然教訓起我來了!你要記住,我是你皇叔,而且是樞密院使,不是我聽你的,而是你聽我的!”
段至純的眾親信大將都忍不住流露出憤然之色,孟佗忍不住便要發作,卻被段江攔住了。雖然段概的猖狂令人十分氣惱,但段概逼近是大將軍地親叔叔,外人實在不好貿然干預。
段至純聽了段概十分無理猖狂的言語,雖然心中懊惱,卻是不動聲色,說道:“如今是我們大理復興的唯一機會,不可以不慎重!本來皇叔的話我是要聽的,可是眼前成敗關乎大理的前程命運,還是應該讓大家都發表意見,誰有道理便聽誰的!皇叔雖然睿智,可是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呢,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們還是大家一起好好商量為好!”孟佗立刻附和道:“大將軍說的有道理,這種大事還是要商議決定的好!”眾將也跟著紛紛附和。
段至純所言十分有道理,而眾將又都表示贊同,段概雖然心中不悅,卻也不好再固執己見了,哼了一聲,沒好氣地道:“你們要商量便商量吧!可是記住一句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是錯失了良機,令天竺人先攻破龍尾關佔住了大理城,我可饒不了你們!”
段至純暗自覺得段概的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既然燕雲軍目前正在做著撤退的準備,只要大部隊撤走了,龍尾關肯定也是不會防守的。三天之後,天竺大軍進抵龍尾關下,便可順利進入龍尾關,進而進入大理城。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這後面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就算最終徹底打敗了燕雲軍,可是大理的精華卻落入了異族的手中,所謂大理復興,恐怕就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了。一念至此,段至純不由得有些擔憂起來,也不禁有些焦躁起來。隨即段至純勉強讓自己冷靜下來,繼續等候斥候的訊息,不過卻已經下令各軍做好出擊的準備了。
半日之後,斥候來報,盤踞大理城的燕雲大軍已經離開了大理城,朝龍尾關退去了。
眾人聽到這個訊息,全都按捺不住了,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段至純的臉上。段概沒好氣地道:“現在若還不出兵,便要讓天竺人佔據先機了!”
段至純神情一動,卻仍舊沒有下定決心。
就在這時,又一名風塵僕僕的斥候奔了進來,急聲稟報道:“啟稟大將軍,蒲甘國王蒲立鵬率領五十萬大軍已經進入威楚府了!”眾人都是一驚,段江忍不住驚訝地道:“蒲甘人也是兵貴神速啊!竟然已經進入了威楚府!”威楚府在洱海東南,距離洱海有五天路程。
段概見段至純還沒有決定,氣憤地道:“天竺人、蒲甘人都已經距離不遠了,你還不當機立斷,難道是要錯失良機嗎?”隨即罵道:“你也是我們大理的名將,怎的如此優柔寡斷!如今大勢如此,如天威降臨,燕雲人除非是神仙,否則怎麼可能還能有所陰謀!”
段至純聽了段概的話,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心中豁然開朗了。暗想自己想必是被燕雲軍的威名嚇住了,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抬起頭來,掃視了一眼正注視著自己的眾將,大聲道:“兄弟們,我們大理復興的時機到來了,我命令你們,立刻出擊,一舉奪回我們的都城!”眾將大為興奮,轟然應諾,隨即奔了下去。
段至純問斥候道:“燕雲軍退出大理城,是否對大理城進行了破壞?”
斥候道:“沒有。燕雲軍只是帶著大批搜刮的財寶和物資,從南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