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民軍的表現還是可以的,四十萬人馬面對三十幾萬天竺軍,也能夠平分秋色。”隨即眉頭一擰,“可是民軍的缺點也十分明顯,打仗全憑血湧,一殺紅眼了,誰的話都不聽,各自為戰,亂打一氣,好在天竺人也算不上如何精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另外,民軍雖然戰力尚可,不過野戰中難以對付真正的精銳騎兵,那一戰中,天竺人的騎兵前來衝陣,我佈置了六道防線居然都抵擋不住,如果面對的是金國遼國的精銳騎兵,會被一舉沖垮的!”
陳梟思忖道:“抵擋不住敵人騎兵的衝鋒,是不是裝備問題?”
朱武道:“民軍的裝備自然不比正規部隊。不過主要原因還在於民軍缺乏戰爭經驗和缺乏訓練的緣故。”陳梟思忖著點了點頭,抬起頭來,笑問道:“缺點說完了嗎?”朱武想了想,點頭道;“缺點大致就是這些。”
陳梟笑道:“既然缺點說完了,那麼現在就在說說優點吧。”朱武笑道:“優點只有一個,大家都算勇敢,即便第一次野戰面對敵軍大部隊,也毫不怯場,反而十分興奮,個個都以能為國征戰為榮!若非如此,他們如此亂糟糟地亂打一氣也無法與三十幾萬天竺大軍分庭抗禮了!”看來朱武對於民軍不聽命令的事情十分的耿耿於懷啊!
陳梟笑道:“如此看來,民軍的表現還是符合我們期待的!”朱武和武松都點了點頭。朱武道:“雖說民軍戰力尚可,可是屬下卻認為,若非必要,還是不要動用他們為好。陛下可能有所不知,就是那一場接觸戰,民軍傷亡了超過三萬人,這樣的傷亡數字,都超過與敵人血戰多時的主力軍團了!”
陳梟思忖著道:“民軍裝備不行,缺乏訓練和戰爭經驗,也缺乏配合,確實容易造成大量傷亡!”隨即笑著對朱武道:“你放心,我和內閣從來就沒有要用民軍去與敵人野戰爭鋒的意思。這一次之所以調動民軍,主要是為了測試我們的軍事動員體系以及民軍的戰鬥力,結果令我十分滿意。有了這些後備力量,我們燕雲便可立於不敗之地了。”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陳梟是忖片刻,對朱武道:“一事不煩二主,民軍就由你帶回去,然後交給軍府方面遣散吧。至於撫卹嘉獎等事宜,有其它部門去處理,你就不用管了,必要的時候配合一下就是了。”朱武保全應諾。
幾個人繼續沿著城牆走著。
武松抱拳道:“大哥,有好幾萬大理軍之前一直配合我軍做戰,這些軍隊該如何處置?另外還有大量的俘虜,如何處置,也得請大哥示下。”
陳梟思忖道:“大理軍全部遣散放歸鼓勵。在遣散之前要宣傳好我們燕雲的政策。”武松點了點頭。
陳梟又道:“至於俘虜,呵呵,大理的俘虜就地遣散。蒲甘和天竺的俘虜,我來之前,內閣還在抱怨各地礦場做苦力的苦工和修築官道橋樑城池的苦工嚴重缺乏,就把這些俘虜交給內閣,讓內閣統一處理吧。有了這麼多廉價的勞動力,許多事情就好辦了。”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沒有人為那些俘虜感到同情,都認為既然敢來交戰,那麼被俘之後做苦力實在是很便宜的事情。
陳梟問武松道:“這一戰收穫如何?”
武松這才想起這件事情,趕緊將實現已經準備好揣在懷中的那張記錄紙拿了出來,展開念道:“到不久前為止,我軍得到了包括皇宮在內的府邸兩百二十三座,黃金六十七萬八千餘,白銀六百五十九萬三千餘,糧草兩百二十三萬九千餘,此外,還有大量鎧甲軍械被服布匹,大量的古玩字畫裝了滿滿一個倉庫。大致就是這樣的。”
陳梟笑著點了點頭,“收穫不算小啊!”
武松抱拳道:“大哥,小弟認為蒲甘元氣大傷,正是討伐的大好良機!小弟想趁此機會,南下收復所有被蒲甘人佔領的土地,若有可能的話便一鼓作氣打垮了蒲甘!”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