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與求這麼一說,許多大臣便附和起來,只見人人歇斯底里地叫囂,簡直恨不得將張浚碎屍萬段一般。
宋欽宗看向黃琮,問道:“太師以為呢?”
黃琮稍作思忖,朝宋欽宗抱拳道:“陛下,兵貴神速。想來那張浚並未想到我們會這麼快對他的叛逆行為做出反應,這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叛亂的時候!吾皇聖明,應當即刻遣王師前往漳州!同時派出欽差大臣令其投降!在大軍壓境之下,他還能有何選擇?只有老老實實向朝廷請罪這一條路可走!”
眾大臣紛紛讚歎,這個說太師算無遺策,那個說太師料事如神,紛紛擾擾之中,張浚的事情彷彿已經解決了似的。
宋欽宗不由的安心下來,道:“那麼就照老太是的意思去做!就令吳玠為平亂大元帥,即刻率軍趕赴漳州,同時令沈與求為欽差大臣,前往漳州招降張浚!”沈與求出列應諾,隨即退回原位。
宋欽宗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後,對眾大臣道:“諸位愛卿,無事就退朝了吧。”文武百官齊聲唱諾:“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魚貫退出大殿。宋欽宗叫道:“老太師,你留下來。”黃琮停下腳步,應諾一聲。
待百官退下,宋欽宗興沖沖地問黃琮道:“老太師,皇宮修建得如何了?”
黃琮笑著抱拳道:“因為陛下聖德動天,因此連日晴好,施工進度非常得快,目前大體框架已經完成,以如今這樣的進度,相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大致完工了!”
宋欽宗十分高興,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太師真不愧是朕之肱骨重臣啊!這樣一件大事辦得如此妥帖!”黃琮連忙拜道:“為陛下效勞乃是老臣的分內之事!”
宋欽宗高興地點了點頭,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昨天我又收到了兩封奏摺,一封是吳玠的,他希望朝廷開源節流停止修建皇宮,而將資金用作軍費,說什麼如今時局緊張,朕不應當只顧自己享受,而應將有限的資源用作整軍備戰!老太師以為吳玠所言可有道理?”
黃琮揚了揚眉毛,憤然道:“吳玠太失禮了!身為臣子,怎能如此說話?君父所作所為都是有道理,豈容臣子說三道四!”
宋欽宗大為欣喜,讚道:“老太師所言真是再對也沒有了!”頓了頓,道:“那麼我便將吳玠的提議駁回了!”黃琮道:“不僅如此,陛下還應嚴詞斥責!也好叫他引以為戒不要再說出此種失禮的言語來!同時也是對文武百官的一番警示!”
宋欽宗點了點頭,道:“還有一本奏摺,是李綱送上來的,說民間疾苦,認為朝廷不應該再增加稅賦,並且應當裁減不必要的稅賦。老太師認為此言可有道理?”
黃琮怒聲道:“李綱真是該殺!此番言論分明就是妖言惑眾!他如此言語分明就是說陛下不顧民間疾苦,這不是將陛下視作昏君嗎?身為臣子,如此言論,實在有**為臣子的本分,其心可誅!百姓供養陛下,乃是天經地義之事,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百姓!再者說,朝廷徵收的賦稅,也是為了保衛大宋,保衛大宋不就是保衛他們那些百姓嗎!所有的花銷可以說都是必須的!如今百姓雖然生活稍有困苦,陛下卻更加困苦啊!陛下都能夠忍耐,百姓難道就不應該忍耐了?”朝宋欽宗一抱拳,“臣請陛下捉拿李綱治其妖言惑眾之罪!”
宋欽宗溫顏道:“老太師所言極是。然則李綱所言雖然可恨,但畢竟是為百姓上書啊,我若治他之罪,總是不大好的。便下旨申斥一番也就是了。”黃琮感嘆道:“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隨即憤然道:“可恨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宋欽宗龍顏大悅。
吳玠見自己的上書不僅被駁回了而且還被訓斥了一番,心裡十分鬱悶。就在這時,又有聖旨傳來,令其即刻集結一部分兵馬,會同其它各地的兵馬前往漳州討伐張浚。吳玠吃了一驚,連忙詢問那個傳旨欽差詳情,然而那欽差卻態度傲慢什麼也不肯說,朝吳玠拱了拱手,便自離去了。
吳玠捧著聖旨,眉頭緊緊地皺著。最後長長地嘆了口氣,令親兵召集眾將,將聖旨令其率軍討伐張浚的事情說了。眾將面面相覷,都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
即日,吳玠便率領最精銳的三萬兵馬離開了駐地,至於南嶺一線的防禦,便交給麾下的幾名重要將領負責了。對於南嶺一線,他倒是並不擔心,因為種種跡象顯示,燕雲方面都要到明年才會出兵,而且就算他們來犯,憑藉著南嶺萬重山的險要地勢,也定然可以抵擋住。真正令吳玠擔心的卻是張浚的事情,他擔心張浚真的反叛了,那樣一來,後果將不堪設想。其實以吳玠對張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