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廷,大殿之上陷入了爭吵,紅衣大主教們相互指責,都說是別人在沒弄清楚狀況的情況下,便貿然向教皇提出東征的建議,因此才會遭遇如此這般從未有過的慘敗,都說別人應該為這一次的慘敗負責。
教皇眼見神聖的教廷竟然變成了喧囂的菜市上,本就心情不好的他更是怒不可遏,喝道:“都閉嘴!”教廷裡漸漸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教皇的身上。教皇站起身來,沒好氣地道:“今天會議就到此為止!”語落,便轉身朝後面去了。眾紅衣大主教見教皇陛下竟然就這樣走了,不由得面面相覷,也紛紛離開了大殿,一個個聳拉著腦袋,就好像是鬥敗了的公雞一般。
教皇來到花院子中,望著面前的大理石天竺聖象發呆,這一次十字軍東征居然會以慘敗收場,這是大大出乎了他預料的事情。他原本以為東方人一天到晚把仁義掛在嘴上,是十分懦弱的族群,十字軍一道,定可如屠雞宰鴨一般掃蕩了他們,然後攜帶豐厚的戰利品,高唱聖歌凱旋而歸。可是戰事的進展卻完全出乎了預料,僅僅幾個月,浩浩蕩蕩的十字軍東征就結束了,卻不是十字軍獲勝,而是那些東方異端大獲全勝,十字軍陸軍幾乎是全軍覆沒,只有英格蘭艦隊還算完整地退了回來。事情怎麼會發展成這個樣子?那些東方人不是十分懦弱的族群嗎,卻為何有這樣可怕的威力?
教皇這種心情的轉變,就好似朝鮮戰爭士氣美國統帥麥克阿瑟的心情轉變。那位美國名將,在中國軍隊入朝之前,完全不把中國軍隊當回事,叫囂中國軍隊只是一群拿了槍的農民,就算入朝,他們美國軍隊的攻擊節奏也不會改變,戰爭的程序和聖誕節結束戰爭的目標也絕對不會改變。可是當中國軍隊入朝之後,麥克阿瑟卻發現眼前的中國軍隊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那個樣子,誠然,中國軍隊的裝束裝備確實很落後,就像是拿了槍的農民,可是那種捨生忘死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和狂野的攻擊力就好像野火燎原一般,令麥克阿瑟率領的聯軍大感震驚,措手不及之下全線戰敗。
不久之後,這位美國名將對中國軍隊的觀感大為改變,認為中國軍隊是可怕的,是比紅色蘇聯更加可怕的對手。(這並非作者編造,在美國軍隊於朝鮮戰場上接連遭受挫折之後,不僅是麥克阿瑟,就連美國國內大部分的政治家政客和百姓,都認為紅色中國如果發展起來會比如今很多年輕人認為的戰鬥民族更加可怕。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一找相關資料。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對中國都採取了極其嚴厲的禁運和科技限制措施。)
麥克阿瑟在接連受挫,無力挽回敗局之後,竟然情緒失控叫囂要使用核武器。不過好在華盛頓還算理智,以撤銷麥克阿瑟的職務而使這個事件告一段落。
其實,麥克阿瑟和教皇先前的那種狂妄,並不能說是毫無理由的。對於麥克阿瑟來說,基於從鴉片戰爭開始道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的糟糕表現,他是有理由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的;而對於教皇來說,瞭解那個遙遠東方國度的渠道便是傳聞,他聽說了先前東方國度的治國理念,‘仁孝’,或許一些中國人認為這是美德,卻不知道,這種所謂的美德其實將自己打上了羔羊的標籤,既然你把自己變成了羔羊,也就無怪別人以為我們軟弱可欺,是可以任意殺戮掠奪的羔羊了!
然而不管是麥克阿瑟,還是教皇,在用狂妄的態度接觸我們之後卻都震驚地發現,在這個他們以為軟弱可欺的民族內心深處卻隱藏著狂野的烈焰,一旦爆發出來,觸者必將引火自焚!
但是有一件事情十分有意思,這個內心擁有無限狂野的民族,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廢物執政,執政者幾乎都是懦弱的廢物。而懦弱的廢物執政,為了穩定政權,便自然而然地會對這個民族進行閹割,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根本統治不了。於是乎,以儒家為基礎的所謂‘傳統美德’便成了閹割的利刃。
呵呵,有感而發,扯遠了,言歸正傳。
“陛下!”一個略顯中性卻十分性感的聲音從教皇的背後傳來。
教皇收回思緒,轉過身來,只見一個身著紅衣大主教服飾,卻體態高挑性感的女子站在不遠處,不由得眼睛一亮。這個女子,一頭的褐發,一張容顏算不上絕色,還略帶中性的模樣,不過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誘人氣質,讓男人見了就不由的荷爾蒙分泌直線上升。這個容貌氣度不凡的女子,便是教廷唯一的女性紅衣大主教,也是最年輕的一位紅衣大主教,名叫克萊爾。
教皇笑道:“你來了?”
克萊爾神情冰冷地問道:“陛下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