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梟的手指在玉藻前的臀縫上滑動了一下,玉藻前芳心一蕩,又情難自禁了。
陳梟微笑道:“你的計策不錯。”低頭看了玉藻前一眼,“不過我想改一改。何必只封其中幾位顯爵,這也太小氣了。這二十幾位大名我一律冊封他們爵位。”玉藻前連忙道:“陛下英明。”
陳梟眼見玉藻前神態嬌媚,不由得慾火升騰。當即手按玉藻前的臻首把她按進了被子之中。玉藻前會意,自然是賣力奉承,爽得陳梟是魂飛天外了。
……
二十幾路使者從京都出發,出使各倭國大名。這些使者都是玉藻前的人,都攜帶了陳梟的委任狀。
別看眾大名先前與燕雲軍大大地打了一仗,然而眼見燕雲使者來到,卻個個都連忙出迎極盡卑恭之態,都恭敬接受了燕雲方面的冊封。這樣一來,等於就是這二十幾路大名都背棄倭國而投順了燕雲,成為了燕雲的臣子。至少在表面上來說,整個倭國轉眼之間都併入了燕雲的版圖。不過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便是奈良大名服部豪勇。服部豪勇不僅沒有接受燕雲的冊封,反而還將燕雲派去的使者千刀萬剮,並且煮成肉湯分給部下吃了。隨即服部豪勇誓師要與燕雲對抗到底。
情報傳回京都,陳梟倒也並不驚詫,二十幾路諸侯居然只有一路死忠於倭國皇家,這已經是大大地出乎了他的預料了。
玉藻前氣憤地道:“這個服部豪勇真是不知好歹!”
陳梟問道:“你對這個服部豪勇瞭解嗎?”
玉藻前想了想,道:“其實服部是倭國從古傳下來的幾大豪族之一,原本稱為秦氏,這秦氏的祖先便是從中原過去的,因此叫做秦氏。服部豪勇,”說到這裡,玉藻前皺了皺眉頭,繼續道:“在平清盛掌權的時候,服部豪勇原本是平清盛麾下最勇猛的戰將。只是這個人傲氣沖天,就連平清盛他也不是太放在眼裡,因此引起了平清盛的憤怒,將他驅逐出了自己的幕府。本來,以服部豪勇的地位和功勞,即便做了地方大名,也一定是和武田家、甲斐家等一等大名起名的大名,然而因為得罪了平清盛的緣故,因此只做了一個二等大名。”
陳梟笑道:“聽你這麼說,這個服部豪勇到還算是個人物啊!”
玉藻前笑道:“這個人的武勇自然是無法與陛下和眾多燕雲悍將相提並論的,不過卻絕對不遜色於本多忠勝,而且相比於本多忠勝,他更多了謀略這個特質。”
陳梟嗯了一聲,面露思忖之色。隨即叫來李朗,傳令道:“立刻傳令秦明,率領部下渡海攻打大阪府,從西邊逼近奈良。令第二軍團之一部集結,等候命令。”李朗保全應諾,奔了下去。
玉藻前走到陳梟面前,微笑著問道:“陛下要親征服部豪勇嗎?這似乎有些太抬舉他了!”
陳梟笑道:“聽你說的,這個服部豪勇是個人才,我想要把他招入麾下。”
玉藻前笑道:“陛下真是識英雄重英雄呢,只怕這服部豪勇會令陛下失望。”
第二天,陳梟率領第二軍團一部三萬兵馬離開了京都南下奈良。
正在積極動員百姓整軍備戰的服部豪勇得到燕雲皇帝親率大軍來犯的訊息,當即集結所有五萬兵馬,出奈良北上準備迎戰燕雲軍。
陳梟在行軍的路上接到服部豪勇率軍迎戰的訊息,感到有些意外,隨即笑道:“這個服部豪勇真不愧他的名字啊!希望真正開打的時候他別令我失望才好!”隨即下令大軍加速前進。
數日之後,雙方大軍在奈良北方六十餘里外的山城相遇。雙方在原野上列下戰陣,只見陣勢如山,旌旗雲湧,刀強如林,寒光耀日。燕雲三萬將士,以步軍結成中軍大陣,以一萬戰騎居於兩翼,就好似一頭巨大的雄鷹一般,殺氣騰騰;而倭軍則以足輕和民軍居於外圍,組成盾牌長槍防線,武士居中,這是反擊的力量。服部豪勇麾下沒有騎兵,放眼望去人頭攢動,全是步軍。其實倭國不產馬,先前勇仁好不容易組建的那一點騎兵也是廢了很大代價的。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