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
也不想想,太醫是聽他這個太子的,還是康熙爺的,即便是太子的親信,康熙爺一番話,也能叫他們夾著尾巴做人。
這一日,康熙爺接到一個摺子後,便帶著少數貼身隨從,微服來到四爺郊外的莊子。
而此時,四爺正帶著四福晉和弘暉在莊子裡除草耕田。
是啊,四爺表現的越發的雲淡風輕,康熙爺就能越放心。一個不為外物所轉移意志的兒子,聽話,堅韌還嫉惡如仇,這樣的兒子用起來很放心。
更被說近幾年老四越發的沉迷於道教,鎮日裡就是煉丹耕田,頗有些世外高人的感覺。
制止了想要通傳的下人,康熙爺囑咐他前方帶路。他倒是要瞧瞧,這個老四是真的避世了,還是故意裝給他看的。
一路兜兜轉轉,康熙爺轉進了垂花拱門,便看到院子中央那三個高高低低的身影。而他心心念唸的老四,此時一身短打布衣打扮,帶著個大草帽,正抬著鋤頭一點一點的鋤著,而一旁的四福晉也是一身粗衣打扮,拎著個籃子撿著地上的草。半大小夥子的弘暉更是直接蹲在地上用手直接拔草。
盛夏午後的太陽雖然沒有正午那麼毒辣,可是曬在臉上手上還是火辣辣的疼。康熙爺心裡嘆了口氣,即便是做戲,他也認了,老二可是連做戲都不肯的。
走進了才發現,三人早已經汗流浹背,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那汗漬幹了又溼,溼了又幹,早結了一層白白的汗漬了。
“老四。”康熙爺突然開口,渾厚的聲音嚇得地裡的幾人都一哆嗦。
沒辦法,這塊地本就不大,四爺索性也沒叫下人在邊上帶著伺候,僅有的三個人卻都認真的埋頭幹活,誰知冷不丁的,皇上就到了跟前來了。
四爺趕忙丟下鋤頭,帶著家眷快步走到田埂邊上,給皇阿瑪行禮問安罷,這才一臉關切的問道“皇阿瑪怎麼突然來了,還頂著這麼毒的日頭,您派人知會一聲,兒子好去門口接您。”
“哈哈~~~倘若知會了,朕又怎麼能看到你這幅模樣,老三天天巴巴的請朕去遊院子,怎麼,朕不請自來你還不高興了?不過老四家的也是好的,弘暉看著身子骨比以前好多了。”康熙爺撫著鬍子哈哈笑著,看來心情很是爽朗。最近太子被關了禁閉,剩下的那些兒子越發的不安分了,邀請康熙爺逛園子,便是爭寵的一種。
不過康熙爺的這番話,才讓這一家三口把心徹底放下了。
“皇阿瑪這句話就是對兒媳的肯定,弘暉自打上次病好之後,爺就帶著他在院子裡種點小菜之類的,這動的多了,身子骨也越發的健壯起來,現在一頓飯能吃兩碗呢,跟個小牛犢子似的。”
四福晉說著也是一臉的欣慰,誰能想到只是明珠隨口一提的建議。爺就聽了進去,雖說不管爺開始是抱著什麼心態去做的,可是終究是弘暉越發的健壯起來,這一年多都沒生病了。就連個頭疼腦熱都沒有。她算是看明白了,不管爺對明珠是啥心思,就衝戴鐸這般的有本事,四爺都不會邁出一步。
江山和美人比起來,爺更喜歡江山。
這話烏喇那拉氏誰都沒說,這麼多年的老夫妻,四爺心裡想的什麼,她大都能猜出一分半點的,但也就夠了,只要弘暉好好的,自己就能給他守著他嫡子的身份。其他的,管他呢。烏喇那拉氏也是越發的看得開了。
爺也不是那般寵妾滅妻的人物呢。
“吃得多是好的,可是也要記得過猶不及。”康熙爺走近來,拍拍弘暉結實的肩膀,這手感,比自己那些半大兒子們都厚實,心裡點了點頭,老四家是個好的,老四這辦法也不錯。值得借鑑。看著弘暉一臉的受寵若驚,心裡一樂,“得空了也進宮給你皇瑪麼和老祖宗瞧瞧,咱們弘暉都長成小大人了。”
雖然看起來弘暉格外健壯,可是康熙爺倒是沒想著在御花園里弄一套,畢竟他有的是兒子,最不缺的也是兒子,可是架不住他有幾個子嗣不豐的兒子,不得不操這份心。
想著,康熙爺望向那片鬱鬱蔥蔥的土地,心裡一時好奇便問了出來“老四啊,你都種了些什麼啊?瞧著有些眼生。”可不是眼生麼,雖然康熙爺自認為還是個明君,對農作物也頗為上心,可是畢竟不是職業老農,做到不把麥苗認作是韭菜,就已經很是自豪了。更別提知道再多的了。
“說句叫皇阿瑪笑話的話,兒臣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不過是戴鐸從洋人那的了些種子,據說畝產極高,可是卻無根無距的不敢呈給皇阿瑪,索性自己個在香山找了塊地給種上了,戴鐸家的是兒子的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