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各行各業傳統產業的人才和資源來配合阿狸。
初音系堅持的路線,是原始創業團隊持大股,甚至已經成型的傳統產業團體持大股,進行漸進式“觸網改造”。
阿狸系的“o2o化”、“線下產業觸網化”改造,是顛覆性,破壞性的創新。
初音系的同類改造,卻是漸進式的,不圖謀徹底顛覆本領域傳統格局的——初音只致力於做那些本領域原有巨頭在不借助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工具時,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會謀求進一步壟斷,連人家本來就已經做得好好的事情都去插手、搶過來。
打個比方,阿狸改造了滴滴,然後再2011年的調整擴張後,2012年終於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補貼燒錢擴張使用者的階段。
只不過,因為本時空沒有雙馬大戰,所以補貼力度比較小,沒人和馬風攀比燒錢。
但是這種燒錢的存在,目的是徹底擠佔出行市場,連目前已經成熟的租車和計程車市場也要做。
初音方面,到了2012年年初,也投了一個出行平臺,算是順應潮流。但是初音的投資力度小得多,也不會攻擊性地燒錢。只專注於做順風車、拼車、臨時緊急加錢叫車這種網際網路大資料工具出現以前,根本沒法做也不存在的生意,真正著力於解決“網際網路+”技術出現以前,使用者真正感到隱痛點的生意,以便民為唯一宗旨。
因為沒有補貼硬搶,初音的打車軟體使用者量不高,但使用者體驗確實很好。
初音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開車使用者徵信大資料的蒐集上,透過反覆最佳化的權重演算法,判斷一個駕駛員有沒有不良駕駛記錄、有沒有對臨時拼車的女乘客產生人身威脅的可能,顏控司機准入。最佳化叫車匹配程式,確保真有很緊急的事情的人只要加錢,就可以最快速度叫到車。
短短兩三個月下來,初音投資的叫車平臺雖然使用者規模只有已經燒了很久錢的滴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用過的人都說這貨叫到車的速度快,拼單效率高,而且從來沒有人身侵害投訴,沒有對女乘客非-禮的投訴。
全國各大城市的計程車公司,對初音系投資的平臺態度也因此非常友善。
說白了,顧莫傑不圖這種東西賺大錢,他只是希望不要無謂地樹敵,更不要做那種不做大蛋糕、之和對手在現有蛋糕盒子裡搶著切蛋糕的蠅營狗苟事情。
當然了,也不是說馬風就蠅營狗苟了,只不過是顧莫傑如今已經有了足夠躺著贏的身價體量,自然可以做得相對更加包容、穩健,而不必擔心大股東的質疑。
打車市場是如此,外賣市場也是如此。馬風在滴滴打車充分幫助支付寶移動化之後,盯上了依靠餓了麼深化支付寶被移動支付頻次這一目標。
然後,外賣市場不出預料的成為了國內第二個開始虧錢燒錢補貼的o2o支付領域。
顧莫傑依然沒有跟進補貼,只是靜靜地利用初音錢包已有的體量,投資了一個幫助使用者最佳化訂餐時間和到店消費時間的小app。
不過,外賣領域好歹有第三方殺進來,攪亂了局面,也讓打車市場上沒能出現的補貼大戰,在這裡出現了。
殺進來的,是度孃家的李老闆,李老闆發現度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終於落後了,本來就惴惴不安,原本見初音已經騰出手,滿以為初音有可能跟風阿狸搞補貼大戰,誰知顧莫傑卻沒有動手。
要是有三方廝殺洗使用者的話,李老闆還下不定決心燒錢,怕投入大產出小。而顧莫傑在打車領域的收斂,讓李老闆徹底看清了顧莫傑的套路。然後等到外賣市場的機會來了之後,李老闆毫不猶豫地掏出百來億人民幣的現金,準備博一下o2o。
百度外賣以百度自營的模式建立了起來,補貼力度一點不輸於餓了麼,百度錢包這個姍姍來遲的產品,終於在微信錢包走下坡路之後,試圖進場搶奪一下國內第三錢包產品的地位。
盲目瞎打的混戰,在2012年的2季度如火如荼展開了,無數外賣和打車的亂象開始出現:
比如計程車司機有用a打車軟體接單,接了之後又用b打車軟體諸如滴滴之類的東西重新刷一遍,就因為滴滴只給了錢上的補貼,但是接單時的客戶篩選效率不如另一個演算法更優異的app。
又或者是女乘客聽說了n多滴滴打車拼車女性被侵害非-禮的例子,不相信滴滴的安全性,選擇用初音叫到信用資料良好的男司機後,再讓男司機用滴滴正式接單刷補貼。
外賣領域的亂象更是層出不窮。無數明明是堂食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