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則和規範,正如傳統配音一樣有屬於他們的方向。
剛開始的“網配圈”只是一些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同人配音,到後來經過網際網路上傳播後,從鮮為人知到擁有大量的粉絲,便催生了網配這個行業,資訊傳速的速度和質量都是已往所無法想象的,網路配音便應運而生,同時也有了“網配圈”的存在。
網配中出了許多知名的配音演員,後來網配變從個人發展至公司,有了網配公司的存在,他們透過在網上上傳影片,給同人作品配音,惡搞的,趣味的,新理解方式的,總而言之,花樣繁多,數都數不過來,網路是配音演員能玩出更多花樣的地方,比起傳統配音的嚴謹,有趣多了。
今天,他們所在的公司就是國內其中一家知名的網配公司,旗下管理著多名網配演員,剛起來的網配演員們福利什麼的都沒有,自從有了正規的公司後,他們也能夠像傳統配音演員一樣接活,廣告配音員、動畫片配音員、專題片配音員等等,他們展現的就是自己聲音的價值。
許多人都提過傳統配音公司和網配公司合併,但是卻因為傳統和網配雙方有著不同的想法,傳統配音和網配始終沒有走到一起。不過,公司沒有走到一起那終歸是理念不合導致,而網配演員們大部分的夢想也是向傳統配音演員靠攏,他們也想名垂青史,也想辦一個屬於個人的配音粉絲交流會,也想走到臺前,而不是一直活躍在影片幕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總之,這個行業說它矛盾它是矛盾的,說它不矛盾也沒有問題,它就是那樣傲嬌的存在。
網配是被配音界認可的新興文化,《好聲音在哪兒》怎麼可以將如此重要的文化排除在外,堅決不能,絕對不能!
那給五位演員們安排怎麼樣的任務比較合適?
經過節目組三天兩夜的討論,摒棄掉多個方案,最終得出一套他們看來可行又可以吸引觀眾目光的方案。
嗯嗯嗯,這個好,我們都喜歡,拍案透過!
鑑於第二集無名次區分,第三集無論如何都得有的,導演組便提出這樣一個競爭方式。
在“淺唱低吟”創意配音公司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在一天內製作出長達十分鐘的配音影片,具體內容可以從所有的電影電視劇中剪輯出節選片段,重新編排內容,結尾還要使用影片中其中一個角色的聲音唱一首片尾曲。
在開始錄製之前五位演員們的手機全部均上繳至導演處,每人的手機均用不同的保險箱鎖上,進行保管,導演和演員們各持一把鑰匙。
兩天內都不能使用手機,導演確定沒問題才將手機送回給各位演員。
節目組每個配備一個錄製師和一個後期製作師,每位演員都需要使用自己的腦子想創意,越是有創意的越有可能得到高分評價,他們暫時也只能想到從四位大師那得到好評分,可是四位大師是傳統配音出來的,對新文化的接受程度不同,他們又有了想法,要符合大師們的品味才行,真是好糾結。
燕牧霖倒是沒有田振陽唐文浩等人想得多,結合上輩子看過的網配資料和所有的網路同人網配影片,他腦子裡湧入許多元素。他是想將這些元素都結合起來使用,但是有些電視劇在現在的世界有,在上輩子的世界則無,在這個世界有的在上輩子又沒有。
笑點不一樣,那影片做出來就不一樣。
網配,那受眾的自然也就是喜歡各類搞笑影片的網友們,他們有宅男宅女等不同屬性的網民,但只要有他們在,影片的賣點必然會有所不同。
除了田振陽年紀稍大些,在此環節有可能會戳不到節目組想要的那個其他,其餘四位估計都沒有問題。
任務分配下去後,田振陽開始先是找導演商量不知什麼;呂中亭與他的隊友們開始討論劇情等問題;唐文浩同呂中亭的做法差不多,不過他暫時只是在紙上寫寫畫畫,還沒有開始有動作;陶柏然跟隊友們確實主題後便進了他們的工作間。
至於燕牧霖,先是跟兩位隊友們聊天,問問他們製作過什麼型別的影片之類的,他也想透過他們的之前所製作的影片找找靈感,同時,也要知道他的合作伙伴們更擅長哪型別的技術。
在其他四位演員與隊友們都在苦苦思考劇情,燕牧霖一個人抱著一臺筆記本坐在沙發上笑得前俯後仰,旁邊一直在跟拍的攝像師都在為他著急。
都一個小時過去,怎麼還在看啊?時間很是緊迫哪。
真是皇帝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