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五章(2 / 3)

件了,之前雖說空了六十多個平方,可一邊放著爺爺奶奶的空棺材,另一邊建了家裡的糧倉。

農村老人就是要早二三十年就備好,小時候都不敢往那個角落看去。

佔了面積不提,還得空出寬寬的,可得有騰挪的地方吧。

空棺材要抬出去,糧食要運進來。

“行。”這一日,曾玉蘭幫著弟弟和二妹將舊房間唯有的兩張舊床和舊桌椅統統搬過去。

只剩下空蕩蕩的舊房間給她和小阿姨,曾玉蘭宣佈道:“我要大掃除了。”趁著新買的藍色鐵架子床還沒有搬過來,將角角落落的老鼠洞給找出來,堵一堵。

沒有辦法,隔著木板牆就是家裡的糧倉,這房間成了老鼠用餐必經之路。

“大姐姐,我來幫你……”六歲的三妹白白胖胖的,向來粘大人,從來沒想過與媽媽分床睡覺。

“好的,謝謝小妹妹。”曾玉蘭含笑點頭。

……

1987年9月1日

鄉里的中學開業了。

目前,每個年級只有兩個班。

學校還沒有擴招,九年義務教育還有幾年才實施。

可初一兩個班與初三兩個班區別大大的。

瞧,曾玉蘭的初一(2)班就有78個學生,而初三(2)班就剩下三十幾個學生。

從初一下半年開始到初二下半年總有同學因這或因那不上學了。

如果成績一般,家長和老師都不會多勸幾句。

捱過了初二下半年,初三就不大減員,不為別的,就為了初中文憑而已。

初中畢業再教育的是極少極少的,按比例是十比一二吧。

每年只有一二個考去包分配的中專或是師範,就是所謂的捧上了金飯碗;還有一二個考去縣城高中,以及十來個考上鎮普高……

初一(2)班,又名普通班,這是學生與家長私下定義的,可著實是安排分數分班,160分以上在(1)班,140分以上在(2)班,140分以下的回去復讀或是在家務農。

小阿姨不光與曾玉蘭住一起,還分在同一個班,而郭文自然不在一個班,他分在重點班初一(1)班。

郭文可是本屆第一名,考了192的高分。

這裡還有曾玉蘭的功勞。

郭文是個面上雲淡風輕,背後暗暗用盡的性子,既然收錢輔導她,那自己要更加熟悉功課。

先天高智商+後天努力=學霸。

曾玉蘭身邊還有一個出了名的學霸,那便是自家親奶奶的親孫女,她可是上一屆第一名,便是初二了,她的成績依舊漂亮,沒有一點‘上了初中,女生便不如男生’的跡象。

記憶中,這個同年堂妹先是一舉考進了縣城中學。

縣城中學那是什麼?那是一條腳已經踏入大學的聖地啊。

接著,不負眾望的考到了京城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就嫁在京城。

接下去不是生娃養娃,而是接著考。

一邊工作一邊考研究生,聽說她很是霸道的要求自己先考,老公第二年再考,真真是個學神般的存在。

……

唉!太難了,初一科目對曾玉蘭而言,太多太難了。

初一除了語文和數學(包括幾何),又新增了英語,還有歷史、地理、政治。

曾玉蘭智商有限,唯一會的只有死記硬背,語文還行,英語也能湊活湊活,因為原主在晚年跟著小孫女學過一點點。

歷史、地理、政治也可以先放一放,與中考影響不大。

可是死記硬背與數學和幾何而言,那是萬萬不夠的。

不會就是不會,曾玉蘭對著作業,那是欲哭無淚啊。

咋辦啊?

曾玉蘭只能再去找郭文這個學霸,請他幫自己輔導初中三年。

“可以啊,每天都可以過來寫作業,不懂的可以問我,可是,你要如何支付輔導費呢?”郭文斜著那狹長的雙眸,淡淡的問。

“我帶你去掙錢。”曾玉蘭笑著道,這個暑假郭家因她而添了好幾百收入呢,比得上郭家種一年地了。

而郭媽媽是個高情商的婦女——

大兒子會念書能掙錢,就不讓郭文上山放羊,一放學就有五年級學生過來寫作業。

弟弟阿哲也被媽媽打著罵著過來寫作業,媽媽私下說了,阿哲考上初中,就給郭文一百塊獎金。

弟弟阿哲成績比去年的自己要好一些,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