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提農奴,因為他知道在貴族老爺們心目中,低賤的農奴能夠活下來就是恩賜,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根本就不在考慮中。
大家對農奴不在乎,但的對手下的精銳士兵卻是格外的重視。
都是有功之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然要給士兵們更好的生活,不然誰願意賣命啊?
“那就勞煩哈德遜男爵了!”
凱特來男爵澹定的說道。
看著自己帶過來的兩輛馬車均已裝滿,地上還有一堆等待著裝車的農具,僅僅只花費了四百零一金幣,凱特來老爺瞬間就不慌了。
最需要的農具都買到了,那麼剩下的已經不再是問題,反正他打定主意只進行最低消費。
見擼不出更多的羊毛,哈德遜也懶得繼續浪費唇舌,直接帶著凱特來男爵進入廚具倉庫挑選。
說是挑選,實際上也就做做樣子。匆忙湊齊最低消費額度後,凱特來男爵直接告辭離開。
看那架勢,就好像在山地領多待一刻,就會遭遇不祥一般。
不過想想他遭遇,哈德遜也表示理解。每次過來都要大出血,山地領確實算得上凱特來男爵的不祥之地。
送走了凱特來男爵,哈德遜發現自己的商業模式有問題。開發的客戶全是附近的鄰居,外面的大客戶一個都沒有。
偶爾有幾個商人上門,也是推銷商品多過採購。並非商人們看不到商機,實在是哈德遜的商品太特殊。
武器裝備最好賣,遺憾的是沒點兒實力,根本就做不了這買賣。
農具和鍋碗瓢盆類的日常用品,雖然風險不大,但貴族領主們都習慣了買鐵回去自己進行鑄造。
相比成品來說,自己加工明顯更加核算。除非哈德遜能夠大幅度降低售價,讓採購成品比他們自己鑄造都便宜。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就算哈德遜想要玩兒廉價傾銷,也得先完成工業化生產才行。
就領地中那點兒產能,根本就不具備進行傾銷的可能。他唯一的優勢是掌握了東南行省最大的鐵礦,可以影響市面上的鐵價。
現在市場上的鐵質商品價格上漲,不僅是源於本土貴族哄抬物價,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停止對外售鐵導致的。
尷尬的一幕就出現了。
短時間內要銷售兵器獲利,主要依賴於本土貴族擴充軍備的需求。
而想要推廣農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客戶卻是北地貴族。作為外來戶,他們手中沒有足夠的鐵匠,只能從外界大量採購。
兩邊都是客戶,誰都不能得罪,這不是逼自己做牆頭草麼?
不管怎麼說,生意總是要做的。只有獲得了足夠的財源,哈德遜才有能力將自家的領地開發出來。
雖然在東南行省的本土貴族看來,薩拉姆山脈的小土包都是爛地,可在哈德遜看來,依舊具備很高的開發價值。
糧食產量能夠達到外界的七成,在養活農奴之後,還是有一定的結餘。只是對比龐大的開荒投入,回報週期長了那麼億點點。
要是換個思路,發展畜牧養殖業的話,基本上不受限制。
唯一的問題在於大家都在玩兒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銷售市場,養出來的牛羊也只能自己食用。
或許大城市有消費需求,但那是人家當地貴族的基本盤,輪不到外來戶插手。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適合工商業發展,自給自足的貴族經濟,對工商業的抑制更是嚴重。
迫不得已,哈德遜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一再更改領地發展規劃,直到現在也沒有一份完整的發展綱要。
唯一可以確定的發展主線只有兩條:想辦法搞錢;想辦法增加人口。
錢和人都具備了,才能對領地進行全面開發。經濟基礎上去了,才有實力推動軍事力量的發展。
可以說,哈德遜的計劃和這個世界一眾貴族的起家之路完全是格格不入。
幾乎所有的大貴族,都是從戰場上崛起的。靠著東征西討搶劫過來的戰利品,實現了自家實力的跨越式發展。
每一家大貴族的崛起,都伴隨著“氣運之子”誕生。必須要有足夠的大氣運,才能一路開掛式的完成原始積累。
揉了揉額頭,不認為自己有逆天運氣的哈德遜,果斷放棄了追隨前人的腳步。
時代不一樣了。大貴族的資源壟斷已經成型,除非有外力打破這一格局,否則根本就沒有新人成長的空間。
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