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再加上之前欠下的外債,王國財政早就不堪重負。
為了節省開銷,就連慶功宴會都一切從簡。王國之中能夠削減的行政開銷,更是被削減到了極致。
再怎麼節流,面對近億的龐大債務,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莫說是償還本金,光支付資金的利息,都讓阿爾法王國壓力山大。
在王國眾多日常開銷中,最大的一筆支出就是軍費。以往的時候,軍費開銷都能夠佔到全部總開銷的六成以上。
這也是哈德遜提出裁軍計劃之後,立即被王國高層視為“大忠臣”的原因。
最大的一筆開銷砍掉了。王國瀕臨破產的財政,也就解救了回來。
後面或許還要過苦日子,可終歸能夠維繫下去,不需要終日擔心財政破產。
“罷了!
草原局勢風雲變幻,三大王國、四大公國的出現,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繼續僵持著也不是辦法。
將哈德遜伯爵上一次的報告找出來,在上面略微進行修改一下,就儘快落實下去吧!”
凱撒三世嘆了一口氣說道。
看似是哈德遜頂不住壓力,實質上卻是他這個國王扛不住壓力。
這是股份制國家的最大特點。當超過半數股份的股東立場一致時,就擁有了決策權,作為大股東的國王也不得不妥協。
草原上的變局,只是加速了妥協時間。本質上還是王權在和諸侯博弈的過程中處於了下風。
類似的場面,在亞斯蘭特大陸也是經常發生。一言九鼎的國王不能說沒有,但總體來說還是少數。
強行頂著壓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辦,理論上來說也不是不行,只是後遺症有些大。
偶爾一兩次問題不大,要是次數多了,下面的人就會忍不住換個國王。
聰明的君主,都會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妥協。畢竟,政治博弈這種事情,從來都是長期性的。
這次沒有達到政治目的,還有下一次機會。犯不著為了爭一時的輸贏,就將自己放在貴族集團的對立面。
本質上,國王和貴族都處於同一利益集團。或許會因為內部分贓發生矛盾,可更多的時候,還是一起聯合維繫統治。
“陛下,距離王國第一批債券的利息結算時間,目前已經快要臨近了。您看是否效彷莫西公國,徵收一筆償債稅?”
德爾加多侯爵硬著頭皮提議道。
作為財政大臣,從戰爭爆發開始,他就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
看頭上的髮際線就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阿爾法王國朝堂上又要增加一名禿子。
“不用想了。接下來他們都要開發新封地,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候。這個時候向他們伸手,能夠拿到錢才怪!
想辦法先湊一筆款子,把利息先結算上。待緩上這幾個月,下面的稅款送了上來,再補上缺口就是了。”
凱撒三世果斷的否決道。
對貴族們的作風,他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
戰爭時期讓大家掏錢,那都是在忍痛割肉。現在這種和平年代,要是繼續讓他們割肉,非得直接翻臉不可。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下面的小貴族,現在是真的沒什麼錢了。
戰爭時期,接二連三的戰爭稅,早就讓他們不堪重負。很多小貴族,都是債臺高築。
若是繼續徵收下去,大貴族或許沒啥影響,最底層的小貴族就要集體破產了。
對國王來說,下面眾多的中小貴族,乃是制衡大貴族,平衡國內局勢的重要一環。
一旦小貴族大量破產,勢必掀起新一輪的土地兼併。最終的結果就是:小貴族逐漸被淘汰出局,大貴族變得越發強大,最後讓王權淪為擺設。
類似的反面桉例,在亞斯蘭特大陸也不是沒有出現過。甚至現在都有國家,正處於幾家大貴族控制的寡頭壟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