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是哪個國家計程車兵,進了飛熊之堡都是他哈德遜老爺的兵。貴族軍官有意見,先討論一下戰場上臨陣脫逃的問題。
甭管有沒有權力追究問責,反正哈德遜老爺就是追究了。聽話的進入軍中戴罪立功,不聽話的直接以“臨陣脫逃的罪名”下獄。
證據,不需要的。要是沒有跑路,早就已經見了晨曦之主。能夠撿回一條命的,都是戰場上逃跑速度足夠快的。
解釋沒有意義,理由再怎麼充分,也改變不了臨陣脫逃的事實。
哈德遜早就核實過了,除了凱撒王儲下達過有序撤退的命令外,奧頓公國和瑞林公國的指揮官甚至連撤退的命令,都沒有下達過。
甭管是哪一種情況,扔下大軍撒丫子跑路,都能夠扣上臨陣脫逃的罪名。
有了這個罪名在,就不是擅自關押貴族,而是在緝捕逃兵。
哪怕到了戰後,將這些傢伙移交給各國,他們也逃脫不了事後問責。
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共兩條路:要麼到戰場上戴罪立功;要麼在問責中被剝奪貴族身份,接受軍法處置。
都是聰明人,就算有頭腦發熱的,到監獄中冷靜幾天之後,腦子也會變得清醒起來。
潰兵計程車氣不行,但身體素質還是很不錯的。都是經歷過生死考驗,在一眾逃跑的隊友之中脫穎而出,才有能夠出現在這裡。
只要解決了士氣問題,再稍加訓練,就是一支戰鬥力不錯的部隊。多打幾次勝仗,活下來的就是精兵了。
樂極生悲,就是哈德遜生活的最好寫照。在他收攏潰兵擴充實力的同時,一道來自阿爾法王國的任命書,也落到了他手中。
“阿爾法王國駐莫西公國遠征軍總指揮”,名頭是足夠響亮,可王國給他的也就一個名頭。
除了身上的責任義務增加外,哈德遜原來指揮多少兵,現在還是指揮多少兵。
實質性的權力,半點兒也沒有增加。阿爾法王國擺明就是在告訴他,援兵不會有了,有問題全部自己解決。
提前回國的夢,也是跟著一起破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