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要做好經濟停滯的思想準備。
在要軍事,還是要經濟的選擇題上,五國聯盟一起選擇了優先軍事。
相比之下,南大陸各國的改革就五花八門了。
有的國家選擇學習法蘭克帝國,有的國家選擇學習伊利比亞王國,也有國家選擇學習阿爾法王國。
更多的國家是三家一起學習,最後學了一個三不像,搞得國內局勢一團糟。
作為人族領頭羊的法蘭克帝國和伊利比亞王國,繼續保持了對各國的領先優勢,甚至差距還被拉到更大了。
憑藉對新增領地開發,最近三年兩國的經濟發展,都有不俗的表現。
同三年前相比,兩國的財政收入增加了近四成,在一眾大陸國家之中非常亮眼。
同時期的阿爾法王國,財政收入還處於恢復期,才剛剛回到從前的巔峰。
政府兜裡有錢,兩國的軍事力量也跟著蓬勃發展。
受國際關係緩和的影響,阿爾法王國放開了對南大陸的戰馬出口,兩國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買家。
尤其是法蘭克人對騎兵更為鍾愛,雄心勃勃的查理三世直接宣佈:五年內組建五個騎兵軍團和十個騎士團。
對一個大帝國來說,六萬大軍不算什麼,可問題在於這是騎兵。
增加的軍費開銷,絕非一星半點兒。哪怕是財大氣粗的法蘭克帝國,同樣需要肉疼。
若非有五國聯盟的襯托,查理三世的大肆擴軍行為,實際上也算得上窮兵黷武。
計劃一旦完成,法蘭克帝國的常備軍數量將超過阿爾法王國,成為人族之最,也是大陸之最。
伊利比亞王國的手筆略小一些,同樣計劃擴充五個騎兵軍團,但是騎士團數量卻砍了一半。
有兩個老大帶頭,南大陸各國也不可避免的跟著捲了起來。
彷彿是為了追趕潮流,各國政府都宣佈了自己的騎兵擴充計劃。
只不過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兩個老大是真金白銀的投入,下面的許多小國,純粹就是跟風口嗨。
想要擴充騎兵,首先要有戰馬。光這第一關,就攔住了許多人。
現在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優質戰馬產量有限,阿爾法王國的戰馬需要優先供應盟友。
在同等條件下競爭,小國肯定搶不過大國。
各國又拉不下臉用劣馬湊數,前面宣佈的計劃,就僅僅只是計劃。
小國可以口嗨,但是大國不行。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衰落,南大陸的另外三大王國也咬牙參與到了擴軍計劃中。
標準非常簡單,直接參照臨近霸主的騎兵數量,然後攔腰一刀後跟著執行。
受擴軍浪潮的影響,就連低調了多時的教廷,也宣佈重建十大騎士團。
規模肯定沒法和原來比,但架子還是搭了起來。
或許是不想刺激各國,教廷這次擴軍沒有使用打擊異教徒的旗號,而是用了保護人族的政治口號。
在暗地裡,教廷還派人向哈德遜買過馬,結果自然是白跑一趟。
加價沒有任何意義,一匹戰馬多賣幾個金幣,對哈德遜老爺來說根本不算啥。
涉及到軍事貿易,政治利益永遠都是高於經濟利益的,資敵的事情肯定不能幹。
哈德遜是不願意做這種買賣,其他王國貴族則純粹是不敢。
阿爾法王國可是有自家教廷的,再跑去和被王國打為異端的老教廷合作,就是玩兒命的買賣。
涉及到宗教正統之爭,一旦被人給舉報了,不上火刑架,也會被上絞刑架。
在買家遍地都是的情況下,誰也不願意進行冒險。
找中間人都不行,各國都非常重視戰馬交易,貴族們採購也是統一裝船。
想卷都不給他們機會,讓一眾教廷高層很是受傷。
買不到,那就只有自己飼養。不過想要成規模,那還不知道要到哪年。
大陸國家在擴軍備戰,孤懸海外的獵鷹王國也沒有閒著。只不過在大家瘋狂擴充陸軍的時代,他們選擇了發展海軍。
得益於海洋貿易的發達,獵鷹王國最近幾年的經濟增長非常快,單純以速度計算直接領跑全大陸。
政府有錢之後,海軍這個吞金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如果計算上船臺上的軍艦,軍艦總噸位超過法蘭克和伊利比亞,躍居人族第一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