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巡視了一圈,城池依山傍水而建,護城河就是天然的一條小河。
沒有下去實地探測,但從河水的平緩流淌就可以看出來,流量不會太大。
水攻肯定沒戲,火攻又沒啥好燒的。
畢竟,城池剛剛被戰火洗禮了一遍,巨足蜈蚣們也不像是擅長建設的。
短板也非常明顯,所謂的城池只是一個心理安慰,實際上的防禦力非常有限。
或許是忌憚魔晶炮的威脅,巨足蜈蚣們的營地非常分散,城池裡面那點兒地方根本駐紮不下,還有很多部隊放在了城外。
溜達一圈果斷返回,絲毫不給敵人強者出手的機會。
“傳令下去,讓騎兵軍團輪流繞到敵人後方,襲擾敵軍的營地!”
哈德遜果斷下令道。
相比巨足蜈蚣,聯軍還有一項優勢,擁有更強的遠端火力。
魔晶炮還在路上,但魔法弩卻隨軍攜帶。在兩百米外開射,敵軍想要反擊都難。
總不能拿床弩和投石機進行對轟吧,那些笨重的玩意兒,可沒有騎兵靈活。
不奢望殺死多少蜈蚣士兵,但對軍心士氣的打擊,絕對是巨大的。
戰爭從來都是一步錯,步步錯。沒有第一時間發起決戰,巨足蜈蚣就已經陷入了戰略上的被動。
明面上來看,確實沒有什麼損失,可士兵心態上的變化卻已經開始發酵。
……
“敵襲!”
“嗖、嗖、嗖……”
敵襲的訊號剛剛發出,箭雨就已經撲面而來,負責巡邏的蜈蚣士兵當場被射成了篩子。
因為要夜襲的緣故,很多士兵此刻都在營地裡面休息,聽到“敵襲”立即拿起武器衝了出來。
這種慌亂的行為,除了徒增傷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戰爭最能使蜈蚣成長,覺察到問題之後,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
一部分蜈蚣將領則選擇了迎難而上,率領手下奮起反擊;另一部分蜈蚣將領選擇讓手下暫避鋒芒,脫離魔法弩的射程。
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導致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嗖、嗖、嗖……”的箭雨聲過後,就是一陣陣慘叫聲。
由於缺乏防護手段,很多蜈蚣士兵衝出敵營之後,很快就被鮮血染紅了身體。
衝在前方的蜈蚣淪為篩子,後面的蜈蚣則成了刺蝟。弩箭的超強穿透力,在此時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赴後繼的衝鋒,最後以箭矢耗盡,騎兵撤離收場。
作為代價就是地上多了無數屍體,還有不絕於耳的傷兵哀嚎聲。
剛收攏傷員,新一輪的箭雨再次到來,血腥的戰鬥再次重複。
除了少數幸運兒,僥倖躲開了箭雨突入騎兵之中外,剩下的蜈蚣士兵基本上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靠近也沒用,騎兵對步兵具有天然優勢。最佳的方式是以軍陣對抗,而不是讓散兵給敵人送戰績。
一輪一輪的衝鋒失敗,指揮戰鬥的蜈蚣將領們終於意識到不對勁,可惜一切都晚了。
隨著身邊的同伴不斷倒下,本就不高的軍心士氣,也開始迅速滑落。
“砰!”
當第一名蜈蚣士兵丟下武器逃命,很快就出現了第二名、第三名……
蜈蚣將領急忙率領衛兵斬殺逃兵,可惜此刻軍心士氣已經崩潰,逃命根本就斬殺不盡。
一些性子爆裂計程車兵,甚至拿起武器斬向擋住他們去路的蜈蚣。
不等蜈蚣將領做出反應,不知何時自己身上也插了一枚飛箭。原本堅固的鎧甲,在弩箭面前是那麼的無力。
兵敗如山倒!
……
選擇暫避鋒芒的蜈蚣官兵,下場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慌亂之下的躲避,直接將營寨丟給了敵軍。
這一逃,直接觸發了羊群效應。
本該藉助營寨中的設施,組織士兵有序抵抗敵軍攻擊,結果慌亂逃竄的蜈蚣士兵在營內形成了踩踏。
亂軍的衝擊之下,不斷有新的營地捲入混亂之中。少數將領企圖組織反擊,結果卻發現找不到自己的部將。
後背留給了敵軍,下場無疑是悲慘的。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人族騎兵可不會手軟。
交戰雙方都沒有想到的一幕出現了:人族騎兵馬踏聯營,守軍不知該如何抵抗,直接慌亂逃竄。
見到這一幕,原本準備輪番攻擊的騎兵,也顧不得等待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