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業務分佈的緣故,這種分紅天然有利於他這個大股東。
最簡單的例子,在進行實物分紅的時候,拿什麼物資出來分紅都是他說了算。
哈德遜完全可以大度的先讓小股東們挑選!
現在運力這麼匱乏,像糧食之類的大宗商品,小股東們就算是選了,也要考慮怎麼運回去。
哪怕明知道伴隨著亂世的降臨,藝術類商品價格會一路走低,大家也沒得選擇。
當然,這種煩惱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魔災”又不會持續一輩子,不是所有人都對大陸局勢悲觀。
在樂觀者看來,混亂只是暫時的,只需要熬一熬,大陸局勢就會再次恢復平靜。
此刻低價收攏這些藝術品,實際上也是一種抄底行為。只要熬過亂世,肯定能賺上一筆。
恰好近東開發銀行的股東,都是有實力的主,能熬過亂世的機率非常大。
“可以,把滯銷的商品全部打包進來,再搭配一些糧食布匹等大宗商品,列入分紅清單,徵詢股東們的意見。
鑑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現金分紅最高不超過兩百萬金幣,具體數字你們自行斟酌。
記得控制一下物價,在分紅完成之前,滯銷的商品價格不能雪崩!”
哈德遜囑咐道。
封建時代,各地的訊息傳遞沒有那麼通暢。以近東開發銀行的體量,已經可以影響區域性地區的商品物價。
哄抬物價不現實,但是把某些商品在北大陸的物價,拉到和南大陸的同一水平,股東們還是會認的。
按照這種玩法,哈德遜這個大股東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王國的股東也能夠跟著撿點兒便宜,最難的是南大陸的股東。
當然,以各大商會雄厚的經濟實力,再加上成熟的商業網路,還是有能力把這些商品慢慢變現的。
……
大量的人口湧入,影響到了雪月領的方方面面。
鄉鎮村落越來越多,草原面積逐步減少,道路農田每天都在增加。
原本因為勞動力匱乏,被迫放棄的加工製造業,此刻也陸續上馬。
新發掘的礦脈,也列入了開發計劃。當然,礦工主要是以獸人奴隸為主。
在擊敗獸人帝國的過程中,王國軍隊可沒有少抓俘虜。本著上天有好生之德,這些戰俘全部被貶為奴隸,低價出售給了邊界地區的貴族用來恢復生產。
這也是進步,以往的時候都是直接殺掉。現在阿爾法王國變強大了,貴族領主們也敢大量持有獸人奴隸。
有這些炮灰,衝在生產第一線,農奴從事的工作就變成了更有技術含量的——冶煉。
在山地領積累下來的冶煉技術,此刻進一步被髮揚光大。不光能冶煉鋼鐵,金銀銅之類的主流礦產,都屬於開發範疇。
這是地盤大的好處,不像山地領那一隅之地,能夠找到鐵礦,就算是幸運的。
到了雪月領,主流礦產基本上都有分佈。具體儲量未知,反正短時間內是夠用的。
甚至哈德遜還發現了幾座魔晶礦,只是考慮到王國政府窮的叮噹響,頂風作案影響太過惡劣,才沒有進行開採。
這些都是小問題,魔晶石埋在地下,又不會自己跑路。晚點兒去開採,也是一樣的。
總體上來說,制約雪月領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還是勞動力不足。
莫說是一百三十萬人口,就算是增加一千三百萬人口,哈德遜都不嫌多。
當然,真要是有那麼多人,獸人帝國就悲劇了。
沒有玩兒乘勝追擊,直接覆滅獸人帝國,除了王國政府沒錢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哈德遜沒有準備好。
手中控制的人口數量太少,能夠控制的地盤有限,很難利益最大化。
提前覆滅獸人帝國,只會便宜王國的一眾老牌貴族。
要是手中擁有足夠的實力,哈德遜絕對不介意將戰爭持續下去,大不了就是王國政府破產。
用政府破產一次,換取獸人帝國的覆滅,九成九的王國貴族都不會拒絕。
冬耕如火如荼的展開,戰後的近東大地,煥發出了別樣的生機。
隔壁的獸人帝國,卻是另一副景象。戰敗的後遺症,終歸還是爆發了。
損失慘重的皇庭、王庭,喪失了威壓各族的實力,獸人帝國進入了多族共治時代。
為了減少內鬥,獸人帝國的主流大族,都進入了帝國決策層。
這種政治讓步,確實促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