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法統的神器,可不是誰搶到法統就跟了誰,還必須要證明神器的來源合法。
獲得神器的理由可以隨便編,但唯獨不能光明正大的搶。東西一旦擺在明面上,反倒是沒有辦法動手。
“陛下,教廷艦隊覆滅,他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直線下降,對王國的海外貿易發展來說是不小的利好。
不過這些是長線收益,短時間之內,我們能夠獲得的好處,主要是什一稅的繳納比例,可以再往下降一降。
具體能夠降低多少,還需要和教廷進行談判。如果王國態度堅決的話,無論我們提出下降多少,他們都會選擇妥協。”
巴克斯特羅姆伯爵興致勃勃的說道。
戰爭爆發前,黑森王國的財政一直很不錯。只要不遭遇大的天災,國庫都會有所結餘。
戰爭一爆發,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的財稅積累,在戰爭這頭吞金獸面前,都顯得不值一提。
雖然目前還沒有債臺高築,但是黑森王國的財政赤字確實出現了,並且還在肉眼可見的速度急劇膨脹。
有機會割教廷的肉,彌補自身財政的不足,財政部當然要努力爭取了。
“現在要求降低什一稅的國家,應該不是一家兩家,王國沒必要急著冒頭。
先以戰爭需要為由,扣留今年的什一稅金。等戰爭結束之後,教廷和各方談判的結果估摸著也出來了。
到時候參考各國的談判結果,再拿著成果去和教廷談判,想來他們的接受能力,應該會提升不少。”
亞歷山大五世平靜的說道。
沒有提戰爭期間的扣留的“什一稅”怎麼處理,擺明了就是打著賴賬的主意。
戰後重起談判,看似是誠意滿滿,實際上卻是在等一個削減“什一稅”的藉口。
戰爭嘛,肯定免不了有所損傷。將損失誇大一些,就成了削減稅收的最佳理由。
反正這種和異族之間的戰爭,都可以冠上為人族爭取生存空間,逼格瞬間就拉滿了。
要是教廷在戰爭中繼續衰落,那麼在未來談判的時候,黑森王國還能夠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就算是效彷阿爾法王國和法蘭克王,每年象徵性的繳納一金幣,也不是沒有可能。
確切的說,兩國連一金幣都沒有兌現。不是他們不願意給這最後一金幣,而是教廷感受到了侮辱——拒收。
至於消失掉的“什一稅”,自然被地方教會巧立名目給花掉了。今天維修教堂,明天搞慈善佈施,後天又發起公益……
一本賬目而已,反正教廷又沒有能力去核查。搞這些面子工程出來,本質上還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法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