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誰製作的金版玉書最貼合實際?見得最深?最有建設性?能對洞天小世界的實際情況產生影響?
這些東西靠長輩上修來評判是很難服眾的,就總有人為因素摻雜其中,難以平衡;對此,這次考核之所以使用感靈小世界為標的的原因就顯露了出來。
沒有長輩上修品評,高低上下就只取決於洞天小世界自身。排在最前列的一名修士把自己的金版玉書往前一投,玉書沒入洞天小世界中,隨即,內裡小世界產生變化,然後這種變化再倒映回山水盆景的外相上。
等於每個人都能透過觀察這盆山水自然的變化來判斷此人的認知對洞天小世界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或者全無反應的?
這樣的變化是治標不治本的?還是直指核心的?是淺嘗輒止?還是直透本質?
這樣的表現就做不了假,因為洞天小世界有自身運轉規律,無法左右。
當每個參與者的金版玉書都投過一遍之後,誰高誰下自然分明。
也就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