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我之前做下的事,就是我的催命閻王!”
有些話不需多說,比如孟巧蓮被辣手摧花於野,老孟苦告無門隱忍報復在後,他作為負責維護黃果鎮秩序的緹緝也曾為此上報府尊,要求徹查,等等諸如此類,都在官場的推諉遮掩,層層相護中顯得如此的無力。
衝靈道人的一首詩,就能看出來他對這其中的真相瞭若指掌;但他卻選擇了和扶風官府站在了一邊,這其中有多少無奈?多少交易?多少隱情?他不想知道,他只是個刑名,只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他和老孟確實不是同謀,但也確實是同謀;他們從未有過任何的勾結,但在有罪必罰這一點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如果不殺王公子,他會被道門消去修為,被官府逐出體系,如果不想背井離鄉,那麼留在扶風城也早晚會被那些他得罪過的權貴玩死!
對一個立刑之人來說,這不能容忍!
所以,他選擇了最激烈的反抗,把最後一個漏網之魚繩之以法!
這是他最後的堅持,也只有在這一刻,他才明白了律法的真諦;在這個世界上,能力的高低,就決定了你維護律法的程度。
很可惜,他屁都不是!就只有心中那一口氣……
生死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如仇,咽如焦釜;於今放浪,氣似奔雷。汝說愜意,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