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擊敗印度很簡單,讓戰略核潛艇發射所有的彈道導彈,每枚導彈都有六到八枚分式彈頭,總共超過2000萬噸當量,使用將會讓印度的主要城市、軍事基地都燃燒在核爆的火焰中。
但同歸於盡的打法,在事情沒有走向絕境前都不可取。ume畢竟是他們耗費十年心血打造的夢想,無數人、無數技術凝聚的心血,這就是孟謙和泰格都想堅持到最後才離開的原因。
未來城和自由城就像是他們的孩子,父母是不會輕易放棄孩子的。即便是採取了第三種賭徒式的打擊方案,他們仍需要找出一條讓ume更大機率存活下來,突破困境衝向未來的方案。
的海軍、空軍部隊已經前往塞席爾軍事基地,那是ume的門戶,距離印度只有三千公里,以海軍的行軍速度,30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印度本土;25個小時後將會發生敵我戰爭。
在ume南部地區的地下指揮部,高層齊聚。
這是開戰前的最後二十個小時。ume政府在外交層面上,仍在做最後的努力;在新聞報道上,也在製造讓社會穩定的聲音,宣傳國防軍的強大。很多人都沒想過,ume已經決定開打,甚至是核大戰。
也正如印度的想法,ume有什麼家底?
他們確實沒有家底,集結在塞席爾的部隊很容易就盤點完畢:一艘利維坦級巡洋艦;三艘大洋龍級驅逐艦;一艘龍王鯨級戰略核潛艇;空軍12架fm-1戰機,fm-2因為航程太短,作用很有限。
空軍一架e5型電子-預警機;b5戰略轟炸機兩架,或許是一架半,因為第二架三天前剛剛組裝完畢,剛來得及進行試飛;還有一架超音速客機。它將客串運輸機,必要時運輸士兵登陸。
剩下的兩棲攻擊艦、054a護衛艦,因為速度、攻擊能力都跟不上。只能停靠在ume沿海,負責彈道導彈防禦——兩棲艦的飛行甲板上。已經將陸基電磁炮搬運上去,組建對北部地區的防護網。
反觀印度方面,數量上就領先一大截。
兩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艦載陣風戰機;多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什瓦里克級護衛艦,周圍還有巡邏艦、補給艦;水下還有看不到的攻擊核潛艇、戰略核潛艇;這已經是對ume軍事聲音的強硬回覆。
印度人嘴上說不怕,但心理提防著,雖然知道對方才有幾條船,但很先進<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有六代無人機,所以艦隊活動在距離內陸600公里的區域,本土戰機隨時能夠起飛支援,t50隱形戰機待命。
倒數十個小時。
早上的天氣非常好,晴空萬里,人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絲毫感覺不到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政府方面,仍舊在尋求解決矛盾的方式,ume希望印度歸還飛機。它們願既往不咎。
印度沒有退讓,它們需要ume先承認是自己入侵艦隊領空在先,讓全世界知道後。再來討論飛機歸還的問題;矛盾仍舊無法解決,對話人員的最後一次努力結束,兩國聯絡徹底中斷。
政治無法調和,戰爭手段成為必然。
只是戰爭的方式被細分了,ume國防軍先需要擊潰印度的雙航母艦隊,證明自己在常規戰方面的強大實力;動用核武雖然能一勞永逸,但這會徹底斷絕ume的後路,將自己置身絕境。
但如果擊潰艦隊後,印度仍不服氣。ume將會採取更進一步的打擊,癱瘓對方的反擊能力;如果對方堅持使用戰略武器。ume將會發動全面核攻擊,讓大家一起玩完——這是最後手段。
“艦隊已經就位。”伊莎貝拉的聲音傳來。在無人化戰爭中,人工智慧的熟練程度遠高於人類。
在場的指揮官多是進行觀測和決定。
維克多手指頭點向空域:“空軍部隊出動,先奪取這片海域的制空權。”
“明白,長官。”人工智慧開始行動。
e5電子-預警機在兩架fm-1戰機的護衛下出動,它擁有高達600公里的掃描半徑,能夠捕捉空中、水面等800多個目標。同時,它具備電子干擾機的能力,能夠干擾、入侵敵人的通訊、網路。
預警機作為國防軍的眼睛,無論是對空、對地還是對海攻擊,都需要它提供雷達掃描資料,格外重要。因此空軍基本上都用來保護預警機,並且它始終徘徊在安全線外,即導彈射程外。
印度最先進的艦載防空導彈,最多就150公里射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