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
兩地的灰色地帶,就成了孟謙解決尷尬的辦法。
他其實可以不在乎這一切,直接放棄中國籍,畢竟他現在很多投資都集中在海外,生活也在外面。但說到底這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鄉,還有無數以他為傲的人,他也放不下。
龔慧提出的這種方式,會是理想的解決之道。
經過大家考慮後,孟謙在兩天後向官方攤牌,他聯絡上了劉紅建的大秘,跟他面對面說了這件事情<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意外的是,對方早就掌握此事。
孟謙心裡就推測出了很多線索,側面證明國家很關注他,但沒有處理,也證明他的分量實在是重,上頭沒有貿然決定——如果官方一早就宣佈登出他國籍,恐怕會引起和孟謙的矛盾。
如果他是普通人還好說,國家用得著在乎屁民?
但孟謙不是屁民,他名聲在外,他的富國集團,給中國開闢了新能源的戰略道路;他的幹細胞公司,引入了歐洲的合作,帶動了國內醫學水平的提升——更別說這背後帶來的億萬稅收。
曾經,美國政府把他逼急了,他先是將幹細胞產業轉移到英國,讓英國成為了贏家;再是放棄了美國的綠卡,等於今後更多的投資意向,可能不會選擇在美國……現任總統和政府的壓力,給弄得很大。
中國的官方也在權衡著,便成了默許。
所以孟謙也乾脆了,說出想法:“我想要移居香港,取得當地的居民身份,避開當前和本國法律的衝突。”
“關於這件事情,我以及上頭都不能做出任何建議。”大秘是這麼說的,他不能同意、也不能反對。
但孟謙明白了官方非正式的回覆:默許。
不同意不反對,無疑是默許的意思,從更遠層面來說,官方從來都沒有與他進行過這方面的交談。
“多謝張秘書。”孟謙對對方說,“以後來海市,我盡地主之誼招待你!”
“客氣了孟先生!”張秘書笑著,讓世界首富欠他個人情,用處必然是巨大的——即便他用不了,他親人朋友呢?
京城的這次見面,愉快的結束。
孟謙回到了海市,如何移居香港的問題,還是得他自己來處理,香港目前對外來移居管得比較嚴。但也只是對普通人,孟謙若願意投資個幾億的話,這種事情分分鐘能夠辦好。
何況他還有更好的途徑。
兄弟會。
這個組織擴張滲透的速度非常快,與西方更接軌的香港,同樣成為了其發展的要地,加入了不少精英。孟謙就能夠透過某位高層的關係,將他的投資移居的案子更優先的上交。
“所以你要去香港了?”王曼文問他。
“要去個把星期吧。”孟謙說不準,“對,還有,我還要在當地買套房子,不然我的身份無法落地。”
“你會粵語嗎?”王曼文指這點。
“母雞。”孟謙聳聳肩,語言也讓他頭疼,“也能用英文吧?”
“以往萬一,讓慧姐教你。”王曼文有辦法。
孟謙來到了龔慧面前:“我聽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顆猴賽雷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