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計劃:五年。兩人預計需要投入800億美元、超前技術;兄弟會基金、成員們的投資,也能夠募集200億。平均每年就有200億美元投入。
平均到這兩位富豪身上,他們每年需要出資80億美元,但現在孟謙每年分紅超過120億,錢多到花不完;斯通家族方面,錢也一樣多,他們合作的產業還會更加的掙錢。雙方資金沒壓力。
更重要的是,假如姊妹城二十年後迎來成功,作為酋長、土地所有者、最大投資方的他們,會獲得成倍的回報——現在投資500億,說不準將來能換1000億甚至更多,還有酋長特權!
有了錢,就要策劃投資。
建設一座城市(參考中國),高速公路每公里造價8000萬人民幣,一級公路3000萬;一座30層高寫字樓造價3億,一座中學2億,大學8億;各類政府部門,如警察、郵局、電信公司等,20億。
(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五十萬人口為基數計算,大約需300億左右,就能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孟謙的預算有500億美元,約3100億人民幣,預算是國內標準的十倍;這其中產生的稅收。也都將用於城市發展。
很明顯,這是在燒錢玩。
他們就是要像迪拜一樣,燒錢打造夢幻之城。
可以肯定。這兩座城的未來,比迪拜要廣闊得多。孟謙擁有超前科技、智慧也會帶來無數領先技術。光這點它就立足不敗之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也比迪拜那個沙漠好無數倍。
迪拜能成功,姊妹城為什麼不能?
有超級富豪、大財團和兄弟會的支援,姊妹城專案開動。
首先是最基礎的方面:基建。這裡要求速度和質量,孟謙推薦了中國的建築隊伍——或許中國在高階產業方面有不足,但在基礎建設上,尤其是海外建築集團,絕對是開掛的水平。
無論是造島、造橋還是公路。那速度不是一般的快,質量上也足夠出眾(參考海外的,國內不行主要是腐敗,錢沒用到點上)。有條潛規則是:對內要錢不要臉;對外要臉可以不要錢。
即便是短斤少兩的國內,也一樣強大,比如曾經那個北。京更換橋面,不到48小時搞定,網路上有外國說,在他們國家得半年……基礎建設方面,孟謙站在公正角度。都十分樂意推薦中國。
只要找德國、美國那些施工監理,保證這些國企,絕對個個要臉!寧可虧錢也要把面子工程做大做強……泰格在聽了孟謙的描述後。也拍案:兩座城市的基礎建設,都從中方企業招標。
涵蓋兩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土地,這筆生意會帶來非常多的外匯:高速公路一公里造價一億(山地),橋樑、建築等,至少會產生上千億收益。此訊息傳回去,渴望走出去的企業,來勁兒了。
設計藍圖,也讓娜塔莉亞從虛擬世界的兩座城市裡提取出來,再讓專業人員進行少量符合現實的改造。最後也只是改了幾筆。因為娜塔莉亞掌握了設計方面的豐富知識,已經非常出色。
萬事俱備後。招標工作立即展開。
接著再往城市發展方向考慮。
工業、農業的基礎建設,對於一窮二白地區。起步是最困難的。中國當年花了無數精力和時間搞基礎,直到現在還不夠……但孟謙有優勢:西方財團和兄弟會。意味著可以移植髮達國家的工業基礎。
建一個城市有錢就容易搞定,難的是工業產業鏈發展!孟謙有很多高科技產業,都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工業基礎上——特區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起碼有一半用在工業基礎上,從西方全移植。
孟謙先考慮他這邊的,今後可以將vr公司的部分工廠建設在那邊,它將帶來很多工作崗位和貢獻gdp,全息電子公司的組裝工作,也可以承包給當地——智慧手錶最近的銷量也非常不錯。
手錶發售兩個月後,銷量突破了6000萬,已經有人將其譽為“第二個蘋果”,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它的需求量會很龐大。組裝工廠完全可以設立在未來城,帶動下游產業的發展。
然而光有下游還不夠,敢叫“未來城”,就得有壓箱底的功夫!等城市基礎條件完善後,他就遷移手下部分高科技產業,在當地合資建設,以前不敢玩的核聚變、超導體,哪怕飛船都開動!
斯通家族那邊,旅遊娛樂產業是他們的壓箱底功夫,經驗無比豐富,不用擔心;孟謙結合實際後,將侏羅紀公園的地點設立在它們那邊,增強“旅遊城市”的名氣,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