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各位商談。”
“我也是,庫克先生。我是孟,富國能源的董事長,期待與蘋果的談判。”孟謙說,翻譯轉述。
然後聲音再響起,翻譯直接用對方的語氣說:“你好,孟先生!我已經研究過你們提出的合作協議,相信其中有很多部分,雙方都已經達成一致<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但就其中重要的幾點,我們需要磋商。”
“我期待貴公司的誠意。”孟謙說。
庫克開出條件:“針對合作的資金和供應數量問題,我們經過反覆商討後,蘋果公司願意付出25億美元獨家合作費,並且每年需要至少2.2塊裝置電池(含平板、售後備用),以及未來的優先合作權。”
孟謙看向一旁的高層,宗巖說:“供應數量沒有問題,價格不行。”
孟謙便表態:“庫克先生,我認為至少30億,才能換取這份獨家合作。”
“孟先生,你的授權價格已經是非常高的了,據我所知,你們在對中國華威公司的授權合作上,5000萬塊的供應協議,只收了不到三億美元的授權費用,即便計算了出口的花費,也顯得太高。”
“不是這樣算的,先生們。”孟謙笑著,“我們跟華威的合作,考慮到了它們產品主要還集中在中端,能夠產生的效益有限,我們公司也將更加節約成本。而貴公司的需求高出四倍多,質量都是最好的。”
“等電池技術應用後,你們在高階機型上對三星電子的衝擊,我認為會有很多人轉向蘋果。庫克先生,你清楚中國是三星高階機的重點消費市場,如果你們推出大屏機,對三星的殺傷可想而知。”
孟謙說完這一番話後,忽然感覺好笑,又想起前天跟三星ceo的談話,也是用大屏、超長待機來諷刺蘋果的小螢幕,低配置。說什麼此舉一出,必然會讓厭倦小屏的果粉轉向三星……
談生意就這樣,對客戶使勁的忽悠。
即便對面是一家巨頭企業的老大,但孟謙也不是孤身一人戰鬥,會議室裡的高層都是他的助力,每一句話、每一個條件,大家都在慎重考慮。雙方先跳過授權費用,轉到供應數量成本上。
蘋果雖然大方的要2.2億塊電池,但平均單價只有30美元,沒有達到富國能源的預期,幾番磋商後,再達成供應1.5億塊電池,均價35美元,往後多出的訂單,優先並且均價30美元合作。
雖然總的營收只有73.5億美元,比三星的低一些,但蘋果機型固定、絕大部分都是高階,利潤反而更高;固定的電池,也能夠讓工廠更好的去控制成本。整體更賺錢,也符合高階發展戰略。
這一點讓雙方都滿意下來,問題就再回到授權費用上。
兩家公司的老大談事,肯定不再是芝麻大點的利益討價還價,心理定位加上合理的預估,雙方各退一步後,達成28億美元作四年的獨家合作費用,富國能源將會建設全新的工廠,單獨供應蘋果。
雙方的主要意見一致後,更弱的三星便被拋棄。
三贏是不可能的,蘋果拒絕與三星和談,它們也始終開價更高,富國能源沒理由跟錢過不去……雖然雙方企業都進行了大量情報準備,但最終還是28億美元現金、一次性付清,戳中了孟謙的g.點。
庫克心情很好的與他們道別,而富國能源的會議室裡已經是一片歡慶的場景。28億美元,超過173億人民幣的現金,成功後老總許諾的獎金,公司未來的發展宏圖……統統都有了著落。
===
ps: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