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槍到傍晚,途中也跟瑞秋聊了幾句,但都是客氣的交流。孟謙摸不準對方性格,就沒有貿然出手。傍晚乘酒店大巴離開,洗了澡再去晚餐,途中接到哈里.麥德森的電話,明早出發。
乘坐的是私人飛機,非常效率,沒有排隊和等待。
抵達洛杉磯後,再前往對方公司,麥德森帶領參觀:“跟我來。”
工作區就是一個龐大的佈景地,街道、車輛、室內環境一應俱全。麥德森挑了一個室內環境,工作人員帶來一輛遙控採景車,它身上豎起佈滿攝像頭的圓球,有點兒像縮小版的google街景車。
但這裡的攝像頭數量更多、更高階,遙控車慢慢的行駛在房間裡,在另一旁的螢幕上,房間的360度全景和細節,正在不斷被完善中,車子來回幾次後,電腦裡繪製的立體圖,已經十分精湛。
麥德森介紹:“同時我們儲存了大量素材,可以智慧化的匹配和最佳化,比傳統技術效率高無數倍。”
孟謙問:“智慧?”
麥德森很驕傲:“我們與人工智慧公司有合作,在遊戲內容的建造方面,會讓你們獲得前所未有的快速。”
孟謙也在短時間內拿了主意:“麥德森先生,我們可以談合作的問題了。”
麥德森微笑:“請跟我去辦公室。”
要說這一套技術,用在電影特效上可能不算突出,但若用在vr遊戲方面,簡直是量身定製的!得益於智慧化的軟體和強大的細節構造技術,平時花費數週設計的場景,這裡可能一兩天就能完成。
這不光是節省金錢。還會提高產品水準。
使用者們最追求什麼?其中必定會有優秀的畫面,三流畫面會讓體驗大打折扣。
孟謙的合作意向十分濃厚,哈里.麥德森在體驗過技術後。也對未來看好,雙方的洽談很愉快。麥德森就表示:“等我們在紐約那邊的工作團隊回到洛杉磯,就可以先接你們那邊的任務。”
“期待你們的團隊。”孟謙滿意,又解決一個難題。
……
眾人談到了傍晚,再私人飛機回家。
飛機一如既往高效率,因為使用的是通航機場,和民航客機使用的運輸機場沒有交集,大大簡化了登機和起飛程式,只要不是太繁忙。都可以做到想出發立馬可以飛,無需等待。
只花了四十分鐘,輕鬆降落奧克蘭。
走下飛機的孟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效率。難以想象,他在一天的時間內往返於拉斯維加斯、舊金山和洛杉磯三座城市,談了生意、吃了晚餐,現在還有空去酒吧喝一杯,回家泡個熱水澡睡覺。
有機會真該買一架方便自己<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孟謙把這個念頭先壓下去,處理好工作再說。
他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思考著後面的計劃。硬體、軟體兩方面都已經妥善處理,但距離真正的幻想。還有一段路要走。技術的發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分段、分步的來,細水長流。
他在白紙上塗畫。寫的都是看不懂的符號和縮寫文字,但他腦海裡的條理變得清晰起來,首先他需要成立一家公司,初期的投資規模預計在一億美元以上,他可以使用前面賣新藥的資金。
大概還能用1.5億美元,起步足夠了。
至於公司的名字……就叫它“虛擬現實公司”,當然名字肯定被註冊了的,但為了將來全球化時的方便易記,在代價不高的情況下。嘗試收購是可以的——連註冊公司都省了。
他查到那家“虛擬現實公司”,註冊資金五百萬。經營情況一般,倒也有一些產品和專利。不過對孟謙不是問題,資金砸下去收購,連名字帶公司都拿過來。他把這件事情記下來,待辦。
有了公司,就必須要有團隊,孟謙已經有了人選,研究中心負責智慧化機器專案的吉姆.約翰遜。雖然他不是搞虛擬現實的,但在oculus公司還沒推出vr裝置的時候,他都能山寨,能力肯定有。
至於其他人,估計要學習蘋果——挖牆腳。
虛擬現實是一項涵蓋面比較豐富的領域,核心技術孟謙能夠提供,但其他方面,比如遊戲體驗、軟體最佳化……他是不可能單獨完成的,就像他要跟全息娛樂公司合作一樣,得要有人才儲備。
不知不覺寫滿了一張紙,看了幾眼滿意後,叫來拉爾夫。
“我最近有個新專案。”孟謙對拉爾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