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除動力電池外,手機電池尚待解決。
七億部手機的生產商,雖然不至於聯合起來,但也不是一盤散沙,以三星為首的,只要它們發揮號召作用,對富國能源還是存在威脅的。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堆麻煩,還需要一個殺招。
應對壟斷威脅,孟謙的辦法是:“授權中低端電池技術。”
高階技術已經被華威和蘋果壟斷,不可能再放開,但富國集團還掌握著稍弱的技術,它們並未納入合作協議裡,只要不是以富國能源的名義,集團大可以再搞合資企業,以平息整個事件<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富國集團首先約見三星高層。
目的就奔著合作,宗巖擺出條件:“富國集團將授權合資企業進行電池的生產,並接受外界投資。”
“允許我們持有的最大額度?”三星的胃口很大,但沒辦法,它們已經被先前玩的這一招嚇怕。
自從華威和蘋果奪得合作權後,三星電子的天空就陰雲密佈,僅僅半年時間,銷量就下滑到一個恐怖的程度。
“20%。”宗巖說。
“太少了點,三星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三星代表說。
宗巖笑著:“不少了。合資企業還得加入其它電池製造商的資金,將要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手機電池生產地,供應至少5億部電池。”
三星代表們交頭接耳一陣,點頭:“我們同意合作。”
現在有機會,哪怕是比高階技術要差一些,只提升兩倍容量,但若再加上快充技術,也不至於讓三星失去所有中高階市場。最起碼中端產業是能保住的,高階領域無法競爭,但也能維持顏面。
三星都在這一步妥協,其它企業更沒法選擇。
中國的手機電池巨頭,以前是恨透了富國能源,因為它們的出現,收入被砍掉了一半,只能在低端掙扎,抱團求生存;但今天,它們態度大轉變,對富國集團感激涕零,因為合作機會到來。
合資工廠裡,富國集團技術持股50%,再投資1%——它們幾乎不出錢!
剩下的49%,外界要為富國集團的壟斷埋單!集團跟其它巨頭企業接觸過,可以資金入股。因為五個億的產量太大,合資工廠需要投入的資金更大,再是反壟斷方面考慮,合作最合適。
這一殺招亮出後,直接將對手封喉。
富國能源壟斷的麻煩迎刃而解,手機電池的市場也被技術性的填補,集團將會增加一筆收入;蘋果雖然不爽,但沒辦法,畢竟誰也料不到,富國集團竟會有這麼多的電池技術,簡直網羅一切。
蘋果把不爽轉化為了投資要求,它們要參與對富國動力的第二輪融資。
蘋果顯然也有新能源汽車的野心。
這對孟謙都不是問題,他最樂意看到新能源領域引入無數巨頭,這樣才會推動發展,等到他新技術面世的那天,市場已經健全,人們已經習慣電動車,再推出更好、更強的技術,前途無限。
富國集團招招致命,重創了豐田的新能源野心。
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受益者都倒向它這邊。豐田唯一能堅守的就是它目前的技術——還要面臨訴訟。未來已經被斬斷,它們的大本營也不平靜,本田在虎視眈眈,因為它們能用的電池更強!
雖然豐田目前是汽車產業的第一巨頭,新能源領域的受挫,對龐大的公司影響不大——但五年、十年後呢?現在全世界的車企都在致力於發展新能源,這是未來的趨勢,而它們幾乎失去未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