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能做到,估計它也是沒前途的,我還不如現在就打消念頭。”
龔慧點點頭:“你心裡有數就好。”
“你看吧,這裡面是我在實驗室進行專業測試的資料,你看得懂嗎?”
“不懂。”
“這麼簡單都不懂還擔心洩密?”孟謙笑著,“幫你分析吧,首先是老三樣,容量、電壓和內阻……”
一番介紹後,龔慧消化了內容。
但她還存在最後一點疑問:“我承認你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你需要的材料、工藝都和傳統有區別,商業化會面臨很多難題;其次你的成本,新型產品是可以相應的增高成本,但市場接納程度呢?”
生產步驟太複雜,會增加成本;增加成本,會導致產品的市場變小,隨之也會影響企業的收益……這是孟謙從決定進軍該領域開始,就一直伴隨出現的問題,龔慧也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來。
孟謙說:“這個就是我要考慮的,還得花錢搞這方面的研究。但回到剛才的問題,我們的打賭,贏家是誰?”
“不算,還沒到結果。”龔慧搖頭。
“你一個小時前才剛答應我的,現在就賴皮?”孟謙皺眉頭看著她。
“正式結果出來了才算。”她狡猾笑著。
“行。”孟謙有點不滿,“但我把話說明白了啊,一個條件且不能夠拒絕。”
“不拒絕。”她點頭,“只要你能做到。”
……
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生產、產品的成本控制,都需要測試。
孟謙一個人肯定做不來這麼多工作,他需要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最好是十分熟悉電池製造生產的,並且還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招聘是一條路線,但技術人才往往是企業的香餑餑,不容易找。
公司掛上招聘後,他又想到新的路線。
打電話給上次實驗室的管理老師,他們有過幾次交談,那老師說他也有過一些得意門生,吹牛是挺厲害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真本事。電話那頭的老師一口答應下來,次日就給了回應。
“我有一個學生是在大企業乾的,專門負責電池材料的研究,如果你真的有新技術和資金,可以把他挖過來。”
“人家會同意嗎?”孟謙懷疑,畢竟在大公司做得好好的。
劉老師爽朗笑著:“我那學生是技術人,一心向上,你給他接觸新技術的機會,他一定會樂意跳槽。”
孟謙抱著試試的心態:“好的,麻煩老師幫我約個見面時間。”
===
ps:今天多更了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