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孟謙和梁濤主持公司中高層的職位的面試,談話時間前後不到十分鐘,就刷掉了兩個人。第一個對公司的規模和前途有疑慮,孟謙也懶得用這種還沒幹活就挑剔的傢伙,公司不招大爺。
第二個倒是有意向,而且薪資要求很低,他注重前途,但希望能拿員工股……孟謙認為對方過於異想天開,員工股不是沒有,但你做出成績了嗎?沒有就滾蛋,他又不是開慈善機構。
稍遲,公司又來一名應聘者。
和前面的不同,他是由獵頭公司重點推薦的。
來人西裝革履,頭髮梳理整齊,打扮一絲不苟,抿著嘴唇的模樣感覺不苟言笑,他自我介紹道:“孟總、梁助理你們好,我叫宗巖,工商管理專業,曾在一家上市公司任職,擔任過市場部、採購部的經理……”
孟謙看了幾眼對方的簡歷,三十六歲,商科碩士生,履歷豐富。他抬頭問:“怎麼有興趣來我這裡的?”
宗巖推了推眼鏡:“我對貴公司介紹的新型電池感興趣,認為具有發展前途;我的事業遇到了瓶頸,想換種挑戰。”
孟謙問:“談談你對新型電池方面的瞭解?”
宗巖是有準備的:“它是個技術空缺的高需求領域,一旦有具備上市條件的產品,對傳統電池領域、移動裝置、動力電池領域都是巨大的衝擊。從長遠來說,技術壟斷意味著擁有全球發展的潛力……”
“你的事業瓶頸是指?”孟謙又問。
“一定要說嗎?”宗巖問。
“說說看。”
“我因為堅持觀點與上司分歧,受到排擠,被迫辭職離開。”宗巖有點尷尬,頂撞上司被炒,不光彩。
他又補充:“但我的觀點是正確的。”
“我這裡不拉幫結派,實力見真章。”孟謙收下他的簡歷。“好的,你被聘用了,試用期一個月,如果你確實有能力,轉正後年薪40萬起步。你也看到這是公司起步階段,對你的考驗很多。”
“我會的。”宗巖點頭,又問:“請問我的崗位安排?”
“對,崗位。”孟謙還差點忘了,“公司的人力資源、營銷和行政部門的經理,都由你來出任。”
“三個部門的經理,都是我?”宗巖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重任在肩是沒錯,但這也太誇張<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你沒聽錯。”孟謙認真的點點頭,“就目前來說,三個部門的人手不多,所以工作是比較輕鬆的。”
宗巖理解了:“好的孟總,我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孟謙再說:“你可以負責一些招聘活動,把公司的基礎建立起來,具體崗位,你先跟梁濤助理談談。”
“我會的,孟總。”宗巖點頭。
……
忙碌一上午,孟謙就招了宗巖這一個比較靠譜的。
他招人主要看履歷和性格,有豐富經驗的當然最好,人也不要滑頭,宗巖有碩士學位,在上市公司做過,專業能力是沒問題的;他坦言自己因為跟上司爭執而被炒魷魚,人也算老實。
獵頭精心挑選的人才,的確比他招聘更有效。
海市有很多獵頭公司,世界500強都有,獵頭專門為企業提供中高階人才服務,精準、專業是代名詞。相應的,服務好收費自然也高,如果宗巖正式任職,公司需要支付其年薪的30%作為佣金。
佣金收取是國際標準,沒什麼好商量的。如果宗巖能夠幫他把公司管理得有條不紊,這點佣金也不算多。不是有話說“二十一世紀最缺少的是人才”嗎?孟謙有意把事業做大,很需要人才。
搞定一部分招聘問題,孟謙外出午餐,下午回家。
開車進小區的路上碰巧看到龔慧買東西回來,他去停車後,有意在一樓等待,再和她一起搭電梯。
“有什麼好吃的?”孟謙瞧著她手裡的購物袋。
“買了些做蛋糕和甜點的材料,這些是做紙杯蛋糕的。”她開啟袋子介紹著。
“很好吃嗎?”孟謙吞口水。
“想吃?”她微笑詢問,“正愁做了沒人吃完,太浪費。”
“放心交給我。”孟謙當仁不讓了。
第二次進龔慧家,彌補上次遺憾的參觀起來。佈局和他那邊不一樣,這裡是兩房一廳的,稍小一些,但對於單獨居住足夠寬敞了。重要的是她把房子打理的很乾淨整潔,一看就是很賢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