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上想要量產,遙遙無期<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富國能源的產品銷路,並沒能風調雨順。
身兼多職的宗巖早有這個心理準備,因為大型手機商都有固定的供應商,簽署有供應合同,需求穩定;也因為富國能源初出茅廬,沒名氣;再者這種電池,更像是吹牛熱一陣,隨後銷聲匿跡的。
更主要的是:巨頭那麼忙,憑什麼相信你?
道理跟龔慧曾對孟謙說的一樣,大型電池供應商在品牌、規模和質量上都佔據優勢,採購成本低廉,多數與手機商長久合作。新冒出來的富國能源,沒有名氣、沒有規模,幾乎都會被忽略掉。
宗巖試圖和國內的大品牌聯絡,他們一聽是要供應電池的,不是直言“沒有需求”就是說“已經有了供應商”。甚至某些品牌,都沒有設立對電池業務的人員,打過去後,接電話的一問三不知。
“竟然還有人把我們當詐騙公司!”宗巖幾番嘗試都是失敗,但人還笑得出來,好歹風浪也見過很多。
可孟謙就不太穩,他問:“下一步該如何?”
宗巖考慮:“只怪我們沒名氣和途徑。電話推銷看來不行,我打算親自面對面的談,找上他們的負責人,拿產品到面前。”
孟謙也只能苦笑:“堵門口策略。”
“第一步總是很辛苦的。”宗巖喝了一杯茶,他的助手走了進來,帶來一堆檔案,都是手機商的資訊。
“多找些業務員吧。”孟謙翻了翻這些檔案,“同時調低售價,成本價出售都是能接受的,別價格就先把人嚇跑。”
“如果別無他法,我會考慮這點。”宗巖說。
……
開掛也不等於風調雨順。
畢竟一家成立才兩個月,業內毫無名氣的企業,根本沒有說服力。
巨頭不會因為隨便某企業嘴裡說技術很強,就去相信,那樣子它們忙的來?也不會因為一項不確定的技術,撕毀供應協議;至於中小商家,產品多是中低端,成本壓得很低,你的電池比它們採購的高五倍?
孟謙雖然告訴自己不要緊,是金子總會發亮。
可是他很清楚,這句話多是安慰人——這個世界上有著太多懷才不遇的例子。這幾天的銷路困境,就足夠印證社會比理想世界更嚴酷,你有好技術,高質量,卻因為沒有名氣,價格高而被埋沒。
與手機巨頭的溝通並不順利,公司再將目光投向代理商,讓它們拿貨後用自己的渠道聯絡上巨頭,採取曲線策略——可代理商也挑品牌。並且還對產品的前途充滿不確定,更怕積壓虧損。
不是挑剔品牌就是挑剔價格,隨著新一年的臨近,公司卻沒迎來歡喜的新氣象。接連的挫折下,孟謙甚至都產生虧本合作中小商家的念頭。但越想越覺得它像“老闆虧本跳樓,清倉大甩賣”的節奏!
====
ps:求票,非常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