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復出的訊息,不僅僅震撼了整個松江,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迅速傳遍了整個乾元帝國。
鎮壓五斗米道的叛亂才剛開了一個頭,先前以為已經被解決的太平軍就重新冒了出來,無疑讓帝國和中樞的顏面大失。但是,大青關失守所代表的意義,很快讓中樞諸公們意識到,現在問題的嚴峻性已經不僅僅是顏面問題了。
最壞的情況下,整個東南都會淪陷!
這絕不僅僅是沒有根據的胡亂推測,而是軍務大臣封武深思熟慮的結果。太平軍一旦控制大青關,就掌握了帝國從陸上進入松江的通道。這條通道被切斷,不僅僅意味著松江郡事實上進入了半隔離的狀態,連帶著天南郡也跟帝國失去直接的陸上聯絡。若是陳武的太平軍跟南面的阿曼王國勾結到一起……
封武完全有理由相信,大青關易手的訊息一旦傳到南面,薩拉丁那個野心勃勃的皇帝,一定會不惜代價拉攏陳武。雖說這夥賊人的兵力未必有多強,但它的存在會像一根刺一樣,讓天南軍團壓力大增。
可偏偏,帝國現在拿太平軍沒有辦法。
就連乾元基陛下在朝會上再次發了一通火後,都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人沮喪的訊息。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松江郡的守軍能夠穩妥一些,阻止賊軍可能的南下,並且儘可能的維持松江郡現有的局勢。等到帝國在五斗米道這邊的平叛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會立即將重心轉移。
但是,這段時間到底要多久,誰心裡都沒底。
封武跟軍情局的幾位首腦討論過,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要至少半年時間才能調整過來。若是期間有什麼波折,比如對五斗米道的平定出現挫敗,又或者勒拿王朝和阿曼王國期間發動戰爭並取得什麼進展,那這個戰略調整的過程很可能要一年以上!
這個時間,實在太久了。
帝國的朝堂上,有遠見的大臣都已經感覺到了這點。
在同時給成國公乾太卓和松江郡官府試壓的同時,大家也不由得再次對一個問題產生了關注。
那就是陳武的出身!
先前隨著太平軍的“覆滅”、五斗米道的緊接著叛亂,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一度掉了下來,變得無人問津。可隨著太平軍奇蹟一般橫穿巴延山脈,出現在松江郡,並且一戰奪下大青關,任誰都看出,太平軍的行動從頭到尾都是有計劃的。這戰略轉移、東進跳出包圍圈、奪下大青關的行動,整個過程有如行雲流水,是非常高明的方案。
如果陳武真的只是一個農民,絕對不可能有如此手筆。
這足以表明,要麼陳武的出身來歷有問題,要麼他的背後有一支神秘的勢力在支撐。
這個推斷,就連乾元基都表示認同。
為此,軍情局的局長紀俊臣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他在太平軍和五斗米道上接連的疏忽,讓帝國陷入了眼下的被動和僵局<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在“不弄明白陳武來歷就難以解決太平軍”的觀點橫行之下,紀俊臣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得力干將,專門組成一個小組,調查陳武相關的事。
奈何,進展實在不足以令人滿意。
到了這個時候,他不由得再次想起了軍情局檔案處的那封未經驗證的絕密等級密報。
要不要,往那個方向上調查呢?
紀俊臣有些犯難了。
………
訊息也同樣傳達到了天南郡。
天南郡的總督,歷來是要熟知軍事的,這樣才能不拖天南軍團的後腿。收到訊息後,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的他,立即命人竭力封鎖了訊息,同時發了加急公文告知了樂濟將軍。一方面是讓樂濟早做準備,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拖延阿曼王國黑衣衛得知這點的時間。
然而,這個手段能夠取得多大的效果,天南郡總督也沒底。
他不清楚的是,在這件事上黑衣衛的運氣相當不錯。早在大青關被太平軍攻破的訊息傳過來時,黑衣衛在天南郡的情報人員就恰好得知了這點。等天南郡總督得知訊息後展開封鎖時,黑衣衛的暗探已經激動的立即行動起來。
僅僅只比樂濟將軍晚一天,訊息就透過了南峰要塞,開始往阿曼王國那邊傳達。
這個帝國曾經的藩國,本來是一個只有四郡之地的公國。最初由於國力凋敝,軍隊最少時僅僅只有十萬人。可隨著最近兩任皇帝的勵精圖治,阿曼王國的國力不斷增加,軍力也飛速增長。到了薩拉丁在位的時候,先後吞併